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祁斌解读深港通: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联通(全文)

来源:新浪港股  发布时间:2016-09-02 18:34:06

  韩国在80年代和70年代的时候资本市场还是非常落后的,我记得在我90年代去华尔街工作的时候,当时新兴市场中最主要的代表就是韩国市场,转眼二十年后的今天,它已经能够跻身发达市场行列了,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在它这个发展过程中开放是一个非常的重要手段,在开放中不断的学习,包括引进了国际金融机构跟他们进行竞争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韩国的高科技产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我们都记得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五大电器公司是非常强大的,当时韩国也没什么像样的电子产业,现在三星已经全面超过索尼、松下、东芝、三菱、日立,市值是他们五家总和的两倍还多。这个过程是韩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韩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韩国资源配置方式的巨大转型做出了贡献,以前都有财阀、大企业、大银行家所主导方式,后来走向了以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式,韩国的直接融资比重原来是大概二八开,及资本市场是20%,财阀大概占了80%。美国是八二开,资本市场占80%、商业银行占20%。我们现在是二八开,资本市场大概是20%,银行大概是80%。韩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从二八开变成了五五开,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对韩国高科技的引领、对韩国社会透明度、文明的进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个过程中,开放是重要的一环。

  这是在韩国资本过程中开放的历程,大家可以看到,从1992年当时纳入MSCI到2009年正式步入发达市场指数大概花了17年的时间。所以可以看到,为什么要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为什么要搞沪港通、深港通,因为这能够帮助我们的市场更快地成为一个发达的市场、高效的市场,支持中国的经济转型。

  当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新的挑战,这个表是我们做的一个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各个市场的相关度、相关系数是提高了的,因为资金的流入流出,贸易的往来,人员的往来,还有信息传递的便捷、情绪的传染等等。同时我们以前市场比较封闭的时候,我们和外面的市场没有互相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即便有,我们多半也是被动接受外部的影响,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体量也比较小。我们现在看到,随着我们市场的规模增大和开放度提高,大家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大大增长了,所以我们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需要提高自己的监管水平,提高对风险的判断、识别和把控能力。这里我们有一个统计,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看到,“沪港通”开通后,上证综指和欧美主要指数和香港的主要指数的相关度也是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跨境风险的传导和预防,进一步加强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利用好各类国际监管合作平台,共同预测风险,共同应对可能的挑战。

  最后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我几年前讲过,发现这个故事现在还不算太过时。大概是在2011年、2012年美国有一个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在北京常驻,发现了一个海淀街上的咖啡馆,后来我去看了一下,那里每天有二十几个年轻人过来创业,同时有很多的风险投资家,早期都是煤老板,看到企业不错就给他们一些钱,买他们的一些股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回去写了一篇文章,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中国每年有很多的论文、发明专利等等,这些都不可怕,中国最可怕的是有这样的一个个小小的咖啡馆,在这些咖啡馆里面有很多年轻的创业者,而且有很多风险投资家在投资。他的题目写的有点耸人听闻,想讲的意思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美国也有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可能是在咖啡馆,也可能是在车库里,从里面走出了乔布斯、比尔盖茨,所以美国后来有苹果、微软,中国有这些小小的咖啡馆,有这么多年轻人出来创业,我们可以相信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中国一定有中国的苹果、中国的微软,也许并不需要二三十年,因为中国有十三亿人,市场的规模更大。

  这个小小的咖啡馆在两三年后,变成了这样的场景,每天有几十位上百位的创业者前来来听讲座,有很多大腕儿给他们做讲座,成为一个风潮,而且整个内部的装饰已经鸟枪换炮,到处都是液晶屏幕。又过了二三年,这个咖啡馆主开始搞创业公寓,说三年之内要在全国铺开,不知道他这个计划能不能实现。我去看了一下这个创业公寓的楼里面装修得还很不错,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在里面创业。我带这我们国际部的全体同事去做了一次调研,大家每天忙于工作,包括我们协调沪港通、深港通过程中有无数的文来文往,大家非常的辛苦,可是却不一定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看了这个咖啡馆和这些创业的年轻人,大家明白忙了半天是为了这些创业的年轻人能够早日成为中国的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大家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这也不是忽悠他们,我们的工作确实是这样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