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2018展望新零售:竞赛愈演愈烈 商超将完成AT站队

来源:新浪综合  发布时间:2018-01-30 18:27:06
  新零售在2017年爆发,主要是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到了临界点了。实体店的流量资源必然成为大家争夺的对象。线上零售虽然越来越大,但占比在一定的比例就上不去了。而且很多生意还是在线下,特别是生鲜,线上很难取代。阿里等线上公司完成了很好的支付、物流、大数据、云计算等零售基础设施,可以帮助线下零售数字化运营。这也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亚马逊也收购了WHOLEFOODS。

  零售业的复苏也不仅仅是巨头军备影响,有一半是真实的。比如,永辉、沃尔玛、山姆、孩子王等优秀的线下实体这两年一直在加快开店。苏宁和国美也算稳定下来了。当然,有新一佳等竞争力弱的线下公司破产。一方面线上零售的流量成本越来越贵,而实体零售这几年也在学习互联网的运营,调整了品类结构,优化了成本,强者恒强。

  中国目前最好的几个线下零售连锁已经名花有主,已经完成了第一回合的争夺。接下来的看点有三——1、央企华润何去何从?2、阿里和腾讯、京东如何整合线下实体店,比如阿里如何整合控股的大润发,如何与盒马鲜生合作,能否成功帮助阿里把盒马快速复制到全国,并且运营好。3、中国还有很多区域性的非上市公司,未来花落谁家。

  区域性或者品类杀手类型的非上市公司,由于不太规范,只有部分公司会纳入他们的并购视野,相信他们会支持旗下公司去整合这些区域连锁,而不是自己去收购。

  更分散的夫妻小店这块,巨头选择从快消B2B切入,阿里和京东现在手上代理了部分品牌的产品,提供给小B,建立了跟小B的连接。但是小店的采购渠道很多,替代产品很多,所以都在打造能力,抢夺资源。2018年大家还会继续抢夺,不会有结果,这个事情得慢慢来,利润很薄,传统经销商灵活,有成本优势。

  对于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格局还是需要观察,货架未来一定要与便利店结合起来。2018年可能很多货架公司会开便利店,货架只是补充。这样更加稳定。无人便利店目前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是需要这个购物方式的年轻人肯定越来越多,趋势使然。无人便利店的好处就是复制起来很快,所以现在表面上有点冷清了,其实随时再次爆发。

  前武汉中百控股集团总经理万明治

  阿里拿下了大润发,腾讯拿下了家乐福和永辉,沃尔玛事实上也算跟腾讯是挂钩的,所以现在大的标的就剩下华润万家了嘛,另外就是区域性的,比如家家悦,还有已经停牌的步步高。

  腾讯拿下了家乐福,通过永辉合作,有可能它是通过永辉逐步接手家乐福。虽然家乐福一直在说不退出,还是大股东,其实这个跟十年前Tesco收购Hymall是一码事,因为十年前的(英文)收购(英文)的也发生过同样的故事,以前是康师傅拥有的Hymall,当时Tesco也是先以小股份收购,然后变成50%,然后再全资收购,通过几年的时间逐步实现,然后Hymall的台籍中高层人员逐步退出,是一个很平稳的过渡。但是后面Tesco退出中国,由华润接手,这个仗就打得很不漂亮,华南区有罢工,搞得大家非常不愉快。

  这么大体量的家乐福,比他们当时体量大得多,几百个亿的销售,几百家门店,还有几万员工,万一有个罢工或者抵制,说实话,人家收购到手的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很有可能这就是最后退出中国的信号。大润发其实也算真正退出了,现在所有的CEO、董事长的任命权都交给了阿里,黄明端也开始逐步退出。大润发的大老板说未来大卖场已经没有想象空间了,所以这个时候脱手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这句话实际上就已经就给2018年定调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