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新周期是经济L型下供给出清此次对决载入史册
6月底我们明确提出“修正悲观预期,未来经济仍是L型的,向上向下空间都不大,股市修复,商品上涨”。
7月15日的《新周期宣言:为什么大票创新高,小票创新低?》提出“简单讲:新周期,估值重构。今年股票市场主要是两个逻辑:一是在需求稳定经济L型下的产能周期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强者恒强新5%比旧8%好,二是ipo提速打击炒壳纳入msci等制度环境变革引发的估值体系重构。”
3、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三季度经济在需求侧韧性仍强,主要是出口复苏、制造业投资改善、房地产补库存、政策要求下半年增加供地、棚改提速、库存水平仍低。7月PMI、PPI、建筑业订单、出口、土地购置、发电、制造业投资延续改善,企业盈利向好,CPI仍低。更重要的是,供给在中期持续出清,企业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供给侧改革推进、银行限贷、环保压力等继续压制新增产能,供求缺口持续存在。
随着黑色、有色商品价格大涨,消费金融周期股拔地而起走出结构性牛市,不喜欢争论更愿意用资金杀伐决断的投资者投出了他们的选票。“新周期”一开始充满争议但最终崛起完胜,经济空头一开始广受追捧最终一败涂地现在只剩嘴硬,我们更期待一场基于事实逻辑的严谨实证的商业研究探讨而非狡辩乃至扣大帽子,而且这种探讨是基于正视微观世界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是局限于宏观的闭门造车、视而不见。
4、更重要的是这场“新周期”的多空对决对证券投资思维的案例价值,即总量思维和边际超预期思维的区别。一定要重视边际力量,市场是由边际力量引发的超预期决定的,而代表边际力量的观点因为与众不同,往往一开始是少数派,并引发争议,但最终将被时代证明,从低谷走向高潮,一如奋斗不息的人生。从这个层面上讲,人生是一趟修心的伟大旅程,投资不是战胜市场而是战胜自己。
分析师之于市场的价值正是发现边际超预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并有坚持独立观点的勇气。追求自由的灵魂,坚守客观独立的研究立场。
5、我们深知过去差强人意的判断不代表未来能取得同样的成绩。对于市场,始终心怀敬畏谦虚;对于研究,始终追求理性严谨。作者长期以来致力于建立“转型宏观”框架,力图实现逻辑自洽和开放式思维的平衡,但远远不是共识,作者更不敢“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只是对这个时代宏观经济、公共政策和资本市场在做大势研判时所面临问题的反思和感悟。在修行宏观经济的旅程中,偶有龙场悟道的豁达感,但大多数时候常悟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