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在涨价 姜超坚信:不可持续也不靠谱
即便经历了如此剧烈的涨价,行业集中度却迟迟难以大幅提升,那么龙头企业的利润是否也表现低于预期呢?我们发现行业利润却越来越集中于龙头企业,直接导致对价格的依赖程度在上升。以上游的煤炭行业最为典型。前四大煤企的行业集中度下降了,但利润占比却从75%大幅上升至85%。由此可见,扣除了市场份额的因素外,龙头企业盈利对价格变化更加敏感,对价格上升依赖性更强。再看中游的钢铁行业,对比16 年和13 年可见,钢铁前8 大企业行业集中度小幅下降,但利润占比却在提升,由33%狂飙至目前的57%。尤其在16 年,利润集中于龙头企业的特点十分突出,对应着钢价在此期间仅在16 年出现了大幅反弹。
PPI 回升后的行业隐忧:价格上升只是加剧了实业套利,并没有真实改变行业生态、也没有提升企业的经营行为。我们认为,这轮涨价不可持续,也不靠谱。供给侧改革红红火火地开展,行业集中度并没有变得更高,企业龙头地位并没有变得更强,行业竞争关系并没有变得更合理,但行业盈利却集中了。大企业玩起了实业套利,体现为盈利改善对价格上涨的依赖度上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尤其对于一些传统行业来说,6 个月票据融资的利率在3.7%左右,而未来几个月PPI 至少也都在5%以上。他们通过票据把钱借来,然后单凭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就可以cover 掉自身的借贷成本,还可以赚取其中的息差。而这样的套利放在过去不大可能,因为PPI 常年为负,实际利率动辄就在8%以上,任何的民间投资都显得”得不偿失”。当价格普涨的浪潮退去,这一游戏策略或面临冲击,行业或再现困境,经济再添下行压力。
报告正文
最近关于涨价的呼声越来越强,部分产业链的成本压力已从上游延伸至了下游,比如涪陵榨菜,宣布提价幅度15%-17%不等;再比如马应龙,上调痔疮膏价格18%;再比如小米电视,去年乐视涨价的时候,小米还在微博上说“小米电视不涨价,压力我们抗”的广告,如今也顶不住液晶面板、钢材、包装纸等成本上升。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即将进入全面的通胀时期?我们认为通胀已处末期,繁荣即将见顶,主因这一轮的涨价不靠谱。行业集中度并没有变得更高,企业龙头地位并没有变得更强,行业竞争关系并没有变得更合理,但行业盈利却集中了。大企业玩起了实业套利,体现为盈利改善对价格上涨的依赖度上升。当价格普涨的浪潮退去,行业或再现困境,经济再添下行压力。
1. 16 年下半年起,进入主动补库存周期
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主动补库存周期。第一,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指向主动补库存。中国工业企业收入增速在15 年12 月见底,16 年以来持续回升,而产成品存货增速在16 年6 月见底,下半年以来持续回升。第二,库存销售比指向去库存接近尾声。16 年以来库销比增速持续下滑,年底已降至-8%左右,不仅是历史均值,更低于上一轮低点(13 年9 月-5.6%),这意味着去库存出现了超调,迎来补库存。第三,制造业PMI 库存也指向补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