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消费住房

没有1998年房改 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经济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17-08-14 13:12:51
中国商品房市场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融资。1990年代初期,为吸收超发的货币,对抗通货膨胀,先后建立起股票、期货和不动产三大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就是资本市场。1998年房改如同大规模城市"上市",使房地产一举超过股票、债券,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资本来源。当套利迫使地方政府在"住"(经济适用房)和"炒"(商品房)之间只能二选一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本能地选择了更为重要的资本市场。

主观上的原因,就是将商品房视作"市场",同时把经济适用房贴上"计划"的标签。在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断增加"市场",减少"计划",乃至最终"让市场起主导性/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政策制定者的信条。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之间出现大规模套利后,一个本能的判断,就是市场和计划双轨制必须"并轨"--"市场"的商品房和"计划"的经济适用房中只能二选一。显然,本拟作为供给主体的经济适用房,首先会被政策抛弃。

今天,我们面对的依然是类似的问题:1、商品房市场和保障房、廉租房、租赁房市场之间的套利;2、如何设计非价格决定的政策性住房的分配机制。

由于作为资本市场的房地产涉及太多人的利益,地位很难动摇,一旦出现不同市场间的套利,就一定会再次给商品房市场让路。最近,一些城市打压商改住、SOHO改住、农房改住,以及拆违、打压小产权等,本质上,都是在打击市场套利,维护资本市场的价值。这意味着,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住房供应市场就一定会再次回到单一不动产市场。在单一住宅供应体系下,所谓的住房政策,就只能是简单的供给数量管理。

显然,我们今天的政策并非简单回到1998年房改那么简单。只要不能设计出区分不同市场的制度,"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就依然会是一句空话。自1998年以来住房市场的演变告诉我们,如果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首先必须建立起使不同层次住房供给模式间无法套利的住房制度--如果没有渠道,不论水量多少,都不会流到缺水的农田里。

结论很清楚,当下住房政策的核心,不是干预市场上的房价或供给规模,而是建立无法互相套利的多样化的住房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