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开封难产:32亿项目烂尾 无人接盘
2013年9月16日,河南伯皇与北京伯皇达成协议,北京伯皇全面接收河南伯皇的债权债务。协议同时约定:“河南伯皇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将全部股权变更给北京伯皇,或其签约的出资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在这场大戏中,北京伯皇一直扮演着“壳公司”的角色。有知情人士透露,企业家梁玉红等三位发起股东草创公司,所筹资金仅数百万元,实无承担“总投资不低于32亿元”的项目建设之力。而北京伯皇之所以此时敢为河南伯皇“兜底”,是因为一个“接盘侠”的出现。
施以援手的是河南盛润置业有限公司(下称“盛润置业”),其控股股东河南盛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业务分布于房地产、电力、能源、交通、医疗、城市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同时参股中原银行、郑州银行、中原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其企业规模与实力,位列中原地区的企业“航母”群体级别。
2013年9月17日,北京伯皇、训练中心、盛润置业及其关联企业郑州金月湾商贸有限公司(下称“金月湾”)达成四方协议,将项目有关权利、义务转让给盛润置业与金月湾。9月18日,盛润置业通过金月湾向河南伯皇支付3100万元。
盛润置业为何在此间接盘?
“每亩2万元的地价应该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一位熟悉开封房地产业行情的人士分析,“富士康项目建成后,大约会带来20余万的人流,依靠建设、运营项目配套设施,合理的利润空间还是有保证的。”
采访中,知情人士所讲的“版本”则披露了故事的另一面:2013年8月,河南伯皇的一年期贷款即将到期,因其无力偿还,为该公司违规提供担保的训练中心面临代偿风险,相关负责人甚至可能要承担刑责。危急情况下,一位与盛润高层交厚的朋友出面求援,最终帮助训练中心脱险。
不过,随即上演的戏份出人意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