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策略:重结构轻指数 坚守绩优价值股
作者:王德伦,张启尧,周琳
投资要点
展望:消耗性的存量博弈行情继续,结构至上,坚守绩优价值
——短期消耗性行情继续。“吃饭”行情后,高密度监管压力导致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受挫,反弹之中也积累了一定获利盘,上涨后增量资金难以为继,导致近期的调整。但是,G20峰会依然是短期维稳行情的主要矛盾,G20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小。并且,从仓位结构和投资行为的角度,此前布局反弹的绝对收益投资者仓位逐步下降,而相对收益投资者在大阴线式的调整后再大幅降低仓位意愿降低。因此,市场短期将继续呈现“磨人”、消耗性行情特征,指数窄幅震荡概率较大。
——当前关注的重点应在结构而非指数。2016年年度策略《打好歼灭战》中我们即提出2016年“不必过度关注指数,震荡市概率大,而要做好交易、把握波段机会”。今年市场果然如此演绎。从结构上,我们年初重点推供给侧改革下的周期股,一季度起推荐大消费,4月推荐新能源和智能汽车,6月开始主推量子通信,虽然指数维持窄幅波动,但只要抓住结构性机会,依然能赚钱。甚至4-6月指数从3100附近回落至2800的过程中,很多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相对收益的公募由于把握住了新能源、OLED等主线,净值仍表现良好。此前的“吃饭”行情是一段风险偏好推动的普涨,当前市场特征重新回到结构性主导的“歼灭战”中,关注的重点应在结构而非指数,在Alpha而非Beta。
——坚守绩优价值,挖掘优质资产。一方面,近期高密度的监管压力、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关注将市场风格引向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股和低估值、业绩稳定的价值股。另一方面,大盘震荡整理,对于绩优价值股而言迎来了较好买点。在全球总需求疲软、资本过剩、负利率的大环境下,绩优价值股是稀缺的优质资产,建议投资者本着价格比时间重要的原则,积极配置其中已深入研究且风险收益匹配度较好的标的。从历史来看,总有一批绩优价值股和优质资产在每轮的熊市中取得正收益。
投资策略:战略性配置绩优价值股,关注网下“打新”的稳定收益
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在于把握绩优价值股这条主线,挖掘优质资产,指数对收益率的指导意义下降,向结构要效益。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股;另一类是低估值、业绩稳定的价值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