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巨型护法神像现身东正16年春拍
四、道教造像历史与特点
道教造像是指造于庙堂、石窟等供道教信徒奉祀的神像。其种类十分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天神、星宿神、山川社稷神、女神、方位神、守护神、散仙等几大类。道教最初是不主张供奉神像的,仅有神位或壁画。如《老子想尔注》记载:“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形象也,但可以认其诫,不可见知也。”《陶隐居内传》亦记载:“在茅山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佛堂有像,道堂无像。”道教供奉神像大约始于魏晋南北朝时,《隋书•经籍志》明确记载曰: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 “于代都东南起坛宇,------刻天尊及诸仙像而供养焉”。道教造像的产生一般认为是受到了佛教造像的影响,陈国符所著《道藏源流考》附录二《道教形像考原》对此有详细考证:“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作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以凭衣食。宋陆修静亦为此形。是(刘)宋代道教,已有形像。”这里陈著不仅考证了道教造像的来源,还考证出道教造像最早出现的时间,即刘宋陆修静时代。保存至今的魏晋至隋代的早期道教造像约有数十尊,以石刻为主,足以见证陈著的观点是可信的。
道教造像产生以后,历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绵延一千五百余年。千百年来,历代的道教信徒们出于信奉和敬仰的目的,竭尽财力和物力,延请技艺高超的工匠大造神仙之像,而历朝的帝王们出于崇信或政治用意,也不惜国家资财为道教大兴造像,由此因缘历朝历代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道教造像珍品。历史上,道教造像同佛教造像一样,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艺术风格和特点。早期道教造像人物均着宽大的道袍,面目清秀,用深直平梯式的手法表现衣纹,线条匀称细密,明显受到了当时佛像造像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道教得到极大发展,造像活动也逐渐频繁,道教造像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模式,体现着道教的信仰宗旨和美学思想。宋元时期,道教造像艺术发展达到极盛,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工艺技术皆趋于成熟,塑造的神像形象生动逼真,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道教造像趋向世俗化和程式化,虽然造像雕刻精细,装饰讲究,但明显已流于形式,工丽有余而气韵不足。在历史的发展中,道教造像虽然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但始终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上,未曾须臾脱离中国历史和文化背景,其身上既突出地显示着道教的思想和信仰,同时也鲜明地烙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道德崇尚和审美趣向,它以及鲜明突出的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应运而生,道教造像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特有的艺术魅力随之进入人们的收藏视野。长期以来,在艺术品市场上频频现身的古代雕塑作品中,汉藏佛教造像一直处于独占鳌头的霸主地位,道教造像只是依附于佛教造像之中时隐时现,表现平平。然而,近年来我们惊喜地看到,这一情况已在悄悄发生变化,在佛教造像的影响和带动之下,道教造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喜爱。如2015年北京保利推出的一尊元代铜太上老君像,最终以260余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道教造像在国内拍卖会上的最高纪录。根据道教造像目前显现的势头,我们可以预想在不久的将来,道教造像一定会迎头赶上佛教造像,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堪与佛教造像比肩的古代雕塑艺术的新品种。(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