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教训:一个设计存缺陷的电力市场与一匹贪婪的狼
eo封面 | 安然教训(上):一个设计存缺陷的电力市场与一匹贪婪的狼
安然的传奇如一则寓言。
它很早介入天然气和电力交易,扩大衍生工具在能源工业中的应用并以此“战胜”了保守的能源公司,肆无忌惮地追逐利润。
安然对今天的启示是,放松管制后,监管机构必须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提升监管能力和技巧,否则谁能保证加州以外的电力市场不再出现另一个“安然”?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eo记者 姜黎
资料整理:eo记者 赵希
安然在美国加州没朋友。
原北美地区头号天然气和电力批发销售商安然公司代表在加州联邦俱乐部准备上台演讲前,被一位抗议者往脸上砸去了蓝莓派。
“他们赚走了1亿3千2百万,我们却付不起电费。”
这一幕发生在2002年描述安然秘密交易策略的备忘录披露之后。
成立于1985年的安然公司,从天然气管道运输业务起家。1993年底获得由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颁发的电力经销商执照,正式进入电力领域。在1994年7月,其北美交易公司进行了第一笔电力交易。
原本四平八稳的电力行业里来了一匹对金钱嗅觉无比灵敏的狼,猎物便是制度的空子。
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范围内的《能源政策法案》(Energy Policy Act,1992),随后FERC颁布Order 888,奠定了能源行业放松管制的大环境,要求公用事业公司开放电力传输系统,开始建立电力批发市场,而安然是这场变革中最具代表性的推动者和投机商。
让这家公司兴奋的其中一个地方是加州,此地当时是全美最受欢迎、经济实力高于其他许多州。
当年加州电力市场人为偏废中长期交易,把电量都压到现货市场中,电价由现货供需形势主导,在批发市场买电的公用事业公司没有避险“后路”,安然抓住漏洞,利用电网阻塞、天气及燃料供应等方面的变化,将众多金融交易技巧应用到电力交易中,联合其他市场主体,虚报信息,操纵市场。FERC发布的调查报告里提到,安然等交易商操纵市场,抬高电价,加重了危机。
纵使安然曾在推动零售市场放开,让电力用户享受放松管制带来的红利中也有所尝试,却丝毫未能弥补它给加州电力消费者带来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