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教训:一个设计存缺陷的电力市场与一匹贪婪的狼
现货市场和金融交易是两个令人激动的词,容易蒙蔽改革者的双眼,或急于求成或过于理想主义。回溯安然推动、参与、操纵市场的过程,也许会给国内正在经历电力市场改革的参与者们以警示和启发。
拥抱“放松管制”
“既然不能抱管制的大腿,那就拥抱放松管制。”
安然公司成立之时正值美国天然气市场开始放松管制之时。
1985年,FERC发布第436号(FERC Order No.436)决议,将天然气运输与销售分离,即用户可在现货市场中购买比以往管制价格要低的天然气,同时单独和管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
以前,尽管安然的负债率较高,但由于公司受到能源管制政策的保护,利润相当稳定,但放开价格管制意味着能源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盈利波动性上升,安然的债券一度从曾经的“投资级”变为“垃圾债券”。
在市场剧变之时,如何寻找业务增长点来扩大规模,并保持利润的增长?
时任总裁肯•莱(Ken Lay)提出了新的方向:放松管制把天然气业务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受管制业务,另一个是不受管制的业务,而业务增长的机会将在后一领域。
用户到现货市场中购买天然气需要面对的是灵活多变的价格,这使得市场主体原先的购销计划和定价方式都将面临挑战,而对安然来说却是一大机遇。
“既然不能抱管制的大腿,那就拥抱放松管制。”这是当年安然公司的转型策略。
而事实上,莱的野心并不止于“拥抱”放松管制。
早年在FERC前身机构担任高级幕僚时,莱就是能源市场放松价格管制的坚定支持者。公司的华盛顿分部里,有百余名政策游说人员专门负责影响FERC、美国证监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主管部门,以期其制定有利于放松管制的政策。据新华社2002年2月2日报道,莱承认,曾向布什总统的人事主管提交过一份大约有八名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候选人的名单,其中两人最终得到了任命。
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美范围的《能源政策法案》,随后FERC Order888出台,拉开了电力工业去管制化的大幕。对于电力来说,将有两个方面面临改变:一是新一代独立发电商出现,他们不再在“有保证”的市场中卖电,而是可以将产品出售给任何人;二是公用事业公司要开放系统,即任一电力生产者和供应商都有平等付费使用的机会。这意味着,电力批发市场即将形成。
当安然决定在非管制业务环节大展拳脚时,还不得不提及一位重要人物——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
曾是麦肯锡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的斯基林于1990年加入安然金融公司,作为安然交易业务的总负责人,斯基林指出安然在天然气交易市场的创新能够延伸到其他市场。
尽管安然也从事原油交易,但并不是“先行者”,而电力以前从未“开放”过,将是一个新的机会。和几年前的天然气市场放松管制相比,电力放开有一定的相似性:行业即将重构,资本密集,信息公开程度低,标准与规则相对宽松,价格信号模糊,买方应对风险的灵活性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