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权式”要约收购频现 A股“游戏规则”显滞后
7月19日晚间,爱建集团(14.980, 0.00, 0.00%)的一纸公告,标志着沸沸扬扬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股权之争和解。
这起要约收购事件之所以在资本市场引发关注,是因为与以往多以强制要约收购为主的案例不同,今年以来A股市场频现以争夺公司控制权为目的的自愿要约收购。这种被称为“夺权式”的要约收购,除此次广州基金要约收购爱建集团之外,还包括浙民投要约收购ST生化(30.930, 0.00, 0.00%)等。
尽管广州基金要约收购爱建集团事件以双方和解告终,但在这个过程中,进攻方和防守方、收购方与反收购方的互相角力凸显了资本市场相关法规滞后及监管缺漏。为此,业界呼吁,未来市场化要约收购案例会日益增多,相关规则亟待尽快完善。
广州基金调整要约收购方案
爱建集团股权之争和解
爱建集团1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接股东方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集团”)告知,均瑶集团与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基金”)、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以下简称“特种基金会”)于2017年7月18日和19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要约收购上市公司及推荐董监高人选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根据协议,广州基金拟调整部分要约收购方案,并协调其一致行动人,在爱建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完毕后,广州基金及所控制企业、一致行动人通过要约收购或其他方式合计取得的爱建集团股份,不高于特种基金会所持股权比例。
这意味着,广州基金做出巨大让步,不再寻求成为爱建集团第一大股东,股权之争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