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张忆东:价值投资是参与港股牛市的正道
我们来看传统产业,传统产业里面,因为过去几年制造业,右边这张图反映出来很多的企业倒闭,员工在收缩,包括产能的释放在减缓。还有就是中期来看,无论是中企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带一路”,不管叫什么,老外有时候很单纯,他说你们这个不是市场化吗?我说你们不要纠结于这个本身,而是要关心它是不是符合经济规律,现在的经济规律就是两个字“出清”。经济降速之后,经济下台阶之后,进入到转型新阶段的关键词叫“出清”,是一个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如果这个所谓的政策或者所谓的改革能够推动这个出清的话,把小的没有竞争力的这些产业淘汰,这个有供给端的政策,也有需求端的政策,比如“一带一路”是一个需求端的政策。这一段时间阿拉伯王子过来,他们的订单会给谁?会给民营企业吗?会给乡镇企业吗?不可能,肯定还是央企,一些大的国有企业。所以对各行各业的行业竞争格局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产业的集中度提升,产业的这种龙头公司赢家通吃。所以我们看到,制造业的这种盈利开始见底,各个周期性的行业,无论是水泥、工程机械,或者说有色金属都是产生了行业格局优胜劣汰在加速。其实何止是周期性或者是传统的行业,新兴产业依然如此。我们如果投港股的都会看那个,因为你买港股一定要看美股,这几年来哪一类的公司是持续超预期的?一定是大公司,无论是亚马逊、Facebook,还是谷歌?都是赢家通吃的逻辑。
举一个小的例子,跟互联网相关的手游。从2012年我们知道,A股是百花争艳,但是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公司现在被逃脱了,甚至有某一个公司,只有董秘还在坚守岗位,董事长和(97.8, 0.00, 0.00%)其他的都已经辞职纷纷卖掉股份了。我们来看手游,过去短短的三四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的两个龙头,一个是网易,一个是腾讯,2012年的时候他们市场占有率在手游是30%,现在倒过来了,现在两个的市场占有率是超过70%。是加速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和改善,中国市场下一个阶段,5到10年的大的投资逻辑就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包括但不限于大股票,是细分行业。不能说他是一个大市值的才叫做什么龙头公司,不是这样的,细分行业的龙头就是能够在这个竞争格局里面变成优胜劣汰。它在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并不需要经济的大起大伏,现在很多人老想试图对于GDP进行预测,其实我觉得之奥GDP能够不死不活就OK了,保持5%到7%之间的波动,通过这种产业整合,龙头公司就可以提升市场占有率、开工率和毛利率。ROE这个在历史的低点,在低点的时候还怕什么?所以看到这样的逻辑,我就说这是好事,只有这个逻辑才能够吸引西水东进。如果说只有北水南进的话,我们一定会被围歼的。如果有一个基本面的逻辑,那才是港股牛市得以持续的一个基础。因为香港的确还是一个全球配置的市场,无论怎么说,它的投资理念还是机构主导,是一个架构投资的理念。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基本面的逻辑来说服他们。
我这次跟他们聊下来,发现认同度还是很高的。包括如果你们买一些A股的龙头股,你会发现奥本海默这些大的主动型的基金也很认同,他说我们跟你们的想法一样,我们也开始买一些中国的龙头公司。左下面角的这个图非常重要,这个数据验证了我的推理。红颜色的那条线是银行加权贷款利率,蓝颜色的是全部得上是公司剔除掉金融,剔除掉石油石化以后,全部上市公司ROIC的中位数,中位数反映的是一个相对好的一批公司,可以看到从2011年以来,ROIC是反映的有效的资本回报率,一直低于银行的加权贷款利率。也就是说以前是无效的,越借越亏,越亏越借。但是市场是有它的自然的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和政策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就算是没有2015年底习大大讲的供给侧改革,其实这个市场已经在出清。当然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是加速了这个产业的出清而已,你可以看到,2016年ROIC的中位数就已经超过了银行加权贷款利率,这也就是说,好的公司盈利能力能够提升,他就愿意再借钱,能够对他的盈利是一个持续推动的。
龙头公司在转型新阶段赢家通吃,是港股牛市基本面的基础,又很便宜。我们看港股成问题,一定要知道跟A股不一样,大家看A股是一个综合指数,而港股比如说道琼斯、标普,成份值对于股市的作用非常大,比如过去几年,如果只是看美股中位数的公司股价其实一般,甚至2015年还是跌的,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一直在推,一路以来A股收益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在2015年见底,会向上走,这就是港股持续性的逻辑,也是能够吸引过去几年持续低配中国资产的外资这样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讲这才是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