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国际航权分配草案出台
新规将打破这一“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但政策放开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目前其他公司想进入北京洛杉矶航线运营还需满足几个前提条件:一是航线上国航份额少于70%;二是航线总运力每周超过14班;三是近三年内国航和其他国内公司没有新增动力;四是如国航同时申请这一航权,按评分标准,国航将优先拿到增量。
谁才能拿到航权?
那么,这个航权分配评分到底怎么评呢?简单来说,主要看四个方面16个指标。我们还是以北京洛杉矶为例(看字头会晕的可直接翻页看结论)。
一是消费者利益(40分)。要看两家航空公司分别在北京、洛杉矶的可衔接航点数量,在两城市的航班量,以及在美国的航点、航班数量。所以与其叫消费者利益,不如叫航线网络覆盖度(说实话,消费者最大的利益,不是航班多,而是通过引入新公司降低票价),因为这一方面的导向是“赢者通吃”,谁的存量大、谁能拿到的增量就多,结果就是只要国航同时申请,那么新公司基本进不来。所以这点主要是向在市场上运力投入大的航空公司倾斜。
二是枢纽发展(20分)。航空公司在机场的份额越大、中转旅客占机场总中转量比重越大、机场的枢纽定位等级越高(大型国际枢纽、国际枢纽还是区域枢纽,北京新机场的枢纽权重*2),航空公司的得分就越高。这点主要向主基地航空公司倾斜。
三是资源使用效率(20分)。航空公司在所申请航线市场上的航权使用率(即批复航班执行率)越高、平均座位数越多、平均运输量越大,得分越高。如果是新进入的航空公司,没有历史数据,则此项统一按10分计(如仅有两家公司申请,则与之竞争的已进入公司,按20分计)。这点主要向运营效率高的公司倾斜。
四是运行品质(20分)。公司原因飞行事故征侯万时率越低、公司原因航班不正常率越低、旅客投诉万分率越低,航空公司得分越高。这点主要向运行好的航空公司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