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跨境并购分析
来源:麦肯锡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4-06 11:27:46
作者: 岑明彦(David Cogman),梁敦临(Nick Leung),高旭(Paul Gao)
文章来源: 麦肯锡咨询公司
2016年中企跨境并购交易金额高达2270亿美元,是境外企业在华收购额的6倍。中企跨境并购数量在过去五年稳步增长,年增幅达到33%, 但因受到外汇管制的影响,2017年第一季增长有减缓。2016年全球前十大并购案屡屡出现中国巨头(中国化工以47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当前仍处于监管审批中),且几宗最具争议的交易都有中企的身影,如安邦对喜达屋高调发起收购要约,最终万豪将价格提高了4亿美元才胜出。
媒体的喧嚣报道难以掩盖中企跨境并购的五大迷思。下面让我们逐一分析。
迷思之一:充足的廉价资本
理论上说,当下中国充足的廉价资本为中企跨境并购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中国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掌管着全球第二大的主权基金,还有全球最大的四家银行(按资产计算)。正是有了这些支持,中国企业在跨境收购时才有底气和实力拿下数宗超大型收购交易。
分析中企并购热潮的重要之处是认识充足资本的作用。中国近年跨境并购金额激增,从2010年的490亿美元飙升到了2016年的2270亿美元,但绝对值仍然处于低位。2015年,中企的跨境并购金额占到GDP的0.9%,而欧盟企业为2.0%,美国企业为1.3%。如此看来,中国尚处在长期增长通道的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