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盛世良多次为中央提供可靠信息
1978 年,在新华社摸爬滚打了 14 年的盛世良作为新华社记者,第一次被派驻到莫斯科分社工作。与现在二十出头就当驻外记者的小年轻相比,36 岁的他已是 " 老人 "。
虽然身份是记者,但他几乎不发公开稿,主要任务是写内参报道。这时候,盛世良多年打下的翻译功底派上了用场:
但凡看到苏联报刊有观点鲜明、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他就连夜译成中文。苏联中央电视台的晚间国际评论,几千字以下的,他当天就能译好传回国内。
记者采访,是对政策水平、新闻敏感、外语能力、写作术和办事本领的全面检验。而盛世良这种综合素质,在 1987 年第二次到莫斯科分社工作后,更有用武之地。
2007 年 9 月 14 日在索契俄罗斯总统官邸。(前排右起第三人为盛世良)
在莫斯科当记者,交朋友,是必须的。不交朋友,弄不到独家,可交朋友,也不那么简单。主动送上门的,往往是 " 身份特殊之人 "。
盛世良遵循的规矩是,内紧外松,多请示报告,对苏联朋友,笑口常开,有问必答。问自己的个人情况,就坦率告知自己每月挣 62 元人民币,两家合住一套房,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说挣得多、住大房子,人家一听,就知道是在撒谎。
盛世良从苏联朋友处获得的 " 干货 " 多多——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出兵阿富汗,一位苏联朋友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告诉盛世良:苏联哪天出的兵,哪天抓住了阿富汗总统,怎么逼总统 " 写信请求苏联给予国际主义援助 " 的,等等。这种一手新鲜货,多么难得!
还有的朋友,在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健在时就告诉盛世良:安德罗波夫将接任勃列日涅夫,是 " 接班人 "。盛世良和分社社长也将信将疑,但还是发回了内参。
来而不往非礼也,只进不出做 " 守财奴 ",不行。盛世良也非常注意对国内情况的了解,大到中国的大政方针,经济情况,小到风土人情,掌故笑话,与苏联朋友们聊天时用得上。
回国时自己花钱买工艺品送给朋友,或者请他们大快朵颐吃中国餐 " 加深感情 "。盛世良与同为记者的妻子王南枝常常自己去市场采购,自己做饭,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