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两次绍兴议和前后的府州折氏与麟府路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摘要:绍兴七年,金废伪齐,并决意与宋议和,由此对麟府路与府州折氏产生了深远影响。金朝先是决意将折可求连带麟府路一并归还南宋,后又将折可求杀害。折可求死后,西夏乃趁机攻陷府州,其子折彦文南下晋宁军投奔南宋,直到金朝再度占领陕西才又入金。入金后,折彦文又试图收复府州,金人不愿为折氏与西夏之仇恨埋单,最终默许了西夏对府州的占领,并徙折彦文至青州。折可求之死与折氏之转徙,可以为我们观察两次绍兴议和前后麟府路的归属及第一次绍兴议和前后宋、西夏、金三国之博弈提供新的视角:绍兴九年初,丰、麟、府入西夏,晋宁军入宋,金人背盟后,晋宁军复入金;金朝退麟府路予南宋,又毒害折可求,极可能出于挑拨宋夏关系之考虑;西夏绍兴九年初侵府州与延安,本是以金为作战对象,但最终却由南宋所承受。关键词:折可求;折彦文;府州;麟府路;两次绍兴议和北宋时期,麟府路处于对辽、西夏两条防线的衔接地带,乃成为宋、辽、西夏争夺的重点。百年间,鲜卑族裔府州折氏世守府州,御辽抗夏,为北宋立下赫赫战功。及至金灭辽伐宋,而有靖康之变,知府州折可求率兵勤王,力战不敌,终以府州降金,其在府州的地方势力也仍得到保持,并一度为金人所倚重。然而,折氏的命运却在宋金第一次绍兴议和(又称天眷议和、绍兴八年议和)前后发生了灾难性的转折:折可求为完颜撒离喝毒杀,府州为西夏攻克,折氏失去了立足之地,转徙他乡。由于现存史料中对折可求降金后的记载相当稀少,因而关于折可求之死以及天眷议和之际的麟府局势,尚未见有专门的分析探讨。然而这一问题,不仅关乎折氏一族之发展或府州一地之归属,更牵涉到这一时期南宋、金(及其傀儡政权伪齐)、西夏这几大政权错综复杂的关系。笔者试就当前史料,对折可求之死及折彦文之转徙进行梳理,厘清绍兴第一次议和前后麟府路归属的变化,并进而探讨绍兴九年南宋、金、西夏三国在这一地区的博弈。一、折可求之死与折彦文转徙考现存史料对折可求降金后之动向记载甚少,只见于《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金史》、《伪齐录》等少数文献之中,但我们仍可从有限的记载中大体厘清折可求从降金至死亡的活动,以及折可求死后折氏后人之转徙。宋金史料对折可求降金后直至伪齐被废前的活动,少有记载。直到伪齐被废,金朝对伪齐官吏将领进行安置,折可求才又重新出现。《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二载:金主废齐后差除:……一李成殿前太尉兼知许州;一折可求依旧麟府路安抚使;一孔彦舟步军都指挥使兼知东平府……伪齐被废后金朝对伪齐属官的安置,始见于《伪齐录》,《会编》所载与《伪齐录》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与《会编》同但有缩略,盖《会编》当本自《伪齐录》,《要录》又以《会编》和《伪齐录》为本。是则伪齐被废后,金人对原伪齐属官并不易置。可以判断折可求降金后成为伪齐属官,仍为麟府路安抚使,在府州保有其势力。伪齐被废后,宋金很快展开谈判,是为绍兴第一次议和。金朝决意归还陕西、河南地与南宋,故而“徙知许州李成知冀州,徙知拱州郦琼知博州。悉起京畿、陕右系官金银钱谷,转易北去”。金朝在割地前,不仅将系官钱物转移,亦将一些伪齐官僚将领如李成、郦琼乃至被废的刘豫迁到金朝控制地区,而折可求却不在其列。这其中又有何原因?我们不妨将绍兴第一次议和后留在金朝与遣返南宋的原伪齐官吏将领进行对比
人物
伪齐被废后官职
绍兴第一次议和后之去向
刘豫
伪齐废帝、蜀王
入金
李成
殿前太尉兼知许州
入金
孔彦舟
步军都指挥使兼知东平府
入金
郦琼
知拱州
入金
张孝纯
权行台尚书左丞相
归宋
张中孚
泾原安抚使节制五路兵马
归宋
关师古
熙河路安抚使
归宋
赵彬
环庆路安抚使
归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