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两次绍兴议和前后的府州折氏与麟府路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首先,李教授用来佐证自己观点的史料:“(天会七年)二月戊辰,宋麟府路安抚使折可求以麟、府、丰三州降。己巳,娄室、塞里、鹘沙虎等破晋宁军,其守徐徽言拒战。”金朝占领麟府路,折可求投降,再明白不过,但不能由此否定金将麟府路转与伪齐的可能,也不能仅凭此地归属河东路,且为金占领,就证明伪齐建立后此地仍为金直辖。诚如《三朝北盟会编》所载,伪齐被废后的人事调动中有“麟府路经略使折可求……并依旧职”一条,折可求与其他伪齐旧官并列,其统辖之麟府路自然也应属伪齐。此外,从西夏于南宋绍兴九年入侵府州一事逆推,也可证明麟府路于绍兴九年归属南宋,进而证明此地此前归属伪齐陕西而非为金朝直辖:首先,西夏入侵府州一事见于《宋史》卷二九《高宗纪》和卷二四五《夏国传》,却不见于《金史》的《熙宗纪》或《夏国传》;其次,绍兴九年楼炤宣谕陕西时,便宜措置“知晋宁军折可求兼主管本军沿边安抚司公事,措置兴复麟、府州”此时府州虽然沦陷,晋宁军却应为南宋控制。又《西夏书事》卷三五载:建炎中,府州守将折可求以城降金。撒离喝许废刘豫立之,及豫废,和议成,割河南陕西归中国,府州在陕西属中。撒离喝恐可求失望生变,假会饮酖杀之,乾顺知府州无主,遣兵乘间取其城。按吴广成的判断,府州即在陕西属中。因此,麟府路在绍兴八年议和后应随陕西一同交还南宋,此地在伪齐时期归属陕西,也应无大问题。本属河东路却又位于黄河西岸之麟府诸州,被划归伪齐陕西,并进而随陕西归还南宋,这也证明了“以河为界是金初立国、区划疆域的基本原则”这一论断的正确性。绍兴八年议和中,金朝虽约定归还南宋麟府路,但如前所述,西夏已于绍兴九年初攻陷府州。府州既失,位于府州以北的丰州则已是隔绝,必不为南宋掌控。而金朝在绍兴十年重新占领陕西地后,又以折彦文“复使守晋宁”,可知麟州亦极可能被西夏蹂躏,或至少已弃之不守而不为金朝所控制,而晋宁军则仍在其掌控之中。往前推之,则绍兴九年春南宋收回陕西后仍保有晋宁军,而丰州、府州已沦陷于西夏,麟州或为西夏占领,亦或弃守,总之已不为南宋所掌控。绍兴十年五月,金朝再次侵入陕西并很快占领陕西大部,晋宁军应是在宋金陕西争夺战中为金朝占领。但史料并未记载金朝占领晋宁军的确切时间,盖金军于绍兴九年五月进占凤翔府,南宋屯驻鄜延路之军队回援,则晋宁军在此时便已与南宋本土隔绝,为金朝占领。这样,麟府路归属之变化如下:建炎四年七月前:属宋建炎三年十一月至建炎四年七月:属金建炎四年七月至绍兴七年九月:属伪齐绍兴七年九月至绍兴八年十二月:属金绍兴九年三月以后:丰、麟、府三州属西夏绍兴九年三月至绍兴十年五月:晋宁军属宋绍兴十年五月以后:晋宁军属金三、折可求之死与陕西交割之际宋夏金三方之博弈笔者前文论及折可求之死时,指出完颜撒离喝毒杀折可求,绝非害怕折可求生变,而另有其他原因。这就涉及到宋金议和及交割陕西之际南宋、金、西夏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博弈,本节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绍兴九年初宋金交割陕西、河南地,应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以和平手段完成的领土转移。这次交割实有值得探讨之处:第一,双方完成交割的效率很高。这一点早已为学者所关注,如余蔚指出:北宋末宋、金之间仅仅交割燕属一府六州,自金人入燕至交割燕京,尚历时半年。更往前两个世纪,石敬瑭许诺割辽十六州,至交割完成,间隔三年半,即自石晋立国计,至交割亦逾三年。如此说来,金、宋自绍兴七年底和谈开始至就年终交割河南、陕西,仅仅一年半,其进程并不慢。第二,将陕西与河南之交割对比,我们会发现金人退出陕西更早于退出河南。《系年要录》卷一二七载:(绍兴九年三月)丙申,东京留守王伦始交割地界……宗弼由沙店渡河之祁州,金遂移行台于大名。金朝退出河南,在绍兴九年三月,而早在当年正月,金朝或已经单方面退出陕西。《金中杂书》载:挞懒元帅同四太子提重兵来废刘豫,未敢明言割地事,尚称欲自有之……初,约俟萧、张奉使回,见得可否,方于河南出示割界文字。忽于今年正月间,陕西帅司申报夏国大军压境,并密封夏国榜来。时四台子方在东京,虑腹背受敌,几于失措,大急。先发割界文字前往陕西,方解其事。李心传在《系年要录》中对此事亦有作注:“此事它书皆无之,疑与李世辅相关,姑附此,俟考。”而《宋史》卷三六七《李显忠传》也明言撒离喝的撤退与西夏派李世辅入侵延安有关:显忠揭榜招兵,以?°绍兴九年?±为文书。每得一人,予马一匹,旬日间得万人,皆骁勇少壮。又擒害其父母弟侄者,皆斩于东城之内。行至鄜州,已有马步军四万余。撒里曷在耀州,闻显忠来,一夕遁去。据《金中杂书》和《宋史》,金朝于绍兴九年正月就已提前退出陕西,原因则是回避西夏之侵袭。按南宋于三月至五月乃是直接开进陕西,并不见有金人退出陕西的记载。则两书对金人退出陕西时间的记载大体应是准确的。陕西交割之际,延安方面有李世辅的威胁,府州一线亦面临西夏的侵扰,对于金朝来说确是不小的危机。而金朝在这焦头烂额之际,未等南宋官吏前来接收,便提前退出陕西,实际上回避了金夏之间在陕西方面的矛盾,摆脱了西夏边事的拖累。金朝摆脱了西夏边事的拖累,也将这个包袱扔给了南宋。因此笔者以为,金朝退陕西地极有挑唆宋夏矛盾之可能性,即便主观上无此考虑,也在客观上达到了这个效果。宋夏交战百余年,神、哲、徽宗三朝持续对西夏用兵,西夏尽失横山之地。此外,西夏在府州与折氏交战百年,损兵折将却未获寸土,积怨亦深。金朝退还陕西地与南宋,使积怨甚深的宋夏两国重新接壤,便可坐山观虎斗,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