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弘扬爱国精神 增强国家观念

折家将与杨家将比较研究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最后,还要解答相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府谷在其他朝代,没有产生像折家那样的将门世家?这是因为在秦、汉、唐、元、清,这些疆域辽阔的王朝统治下,府谷属于内地,不是边境,没有战争环境。除北宋以外,只有明代,府谷处于边境地带,但它不像宋代,处在宋、辽、夏三家交会点,三面受敌,而只是北面受敌,它已非战略要地,重心移到了榆林。
  三  折家将何以对后世的影响不如杨家将
  上面说到折家十世为将,创历史之最,然而它对后世的影响,却不及杨家将,这是为什么呢?
  就个人知名度而言,折家没有达到杨业“无敌”的高度,而这位无敌的英雄下场却十分可怜,受冤而死。巨大的反差刺激着人们的同情心和关注度,自然会大力传播其事迹。至今最广为人知的英雄莫过于关羽、岳飞和杨业了,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是悲剧英雄,几千年来,军事水平就数他们最高?不见得。《三国演义》、《精忠岳传》、《杨家将》等等文艺作品,使他们的影响超越其他英雄之上。就杨业而言,刚牺牲,就有名臣李若拙为他写《杨继业传》,到北宋中叶,从上层到民间,都广泛传播他的故事。到明、清,有关杨家将的小说、戏剧,越来越多。折家没有专门的小说与戏剧,仅在杨家将中出现折太君的形象而闻名于世。
  这里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杨畋的作用,这位杨家将第五代的人物,考中进士,跻身士大夫行列。他广泛交友,著名的有范仲淹(989—1052)、梅尧臣(1002—1060)、欧阳修(1007—1072)、韩琦(1008—1075),蔡襄(1012—1067)、韩维(1017—1098),司马光(1019—1086)、王珪(1019—1085),王安石(1021—1086)、苏辙(1039—1112)等。其中,韩琦、司马光、王珪、王安石为宰相,范仲淹、欧阳修、韩维、苏辙为执政(相当于副宰相),梅尧臣是著名诗人,蔡襄是第一流书法家,他们都有大量著作传世,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欧阳修还为杨业所藏兵书作跋、为杨畋之父作墓志铭,苏辙为作哀辞,王安石为杨畋文集作序,司马光将杨弘信写入《资治通鉴》,这对扩大杨家将在社会上的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反观折家,长期在府谷一角,又主要与武人打交道,未能在士大夫群中扩展他们的影响。直到北宋末、南宋初,才出现折彦质(约1080—1160)这位文武兼长的人物,能比较长时间与士大夫接触,可惜,他因为主张抗金,受秦桧排挤、迫害,郁郁而死,无法正常活动。
  四 折家将与杨家将在研究方面的比较
  从历史资料而言,折家比杨家要多。就我所掌握的材料看,杨家将约15万字。折家将约23万。折家女表现不俗,杨家女尚缺这方面的资料。考古资料,特别是碑刻,也是折家多于杨家。
  从研究状况而言,研究杨家将的论著远比折家将多。因而就研究前景而言,目前折家潜力更大一些。杨家如找不到墓地,没有新资料发现,在历史研究方面很难有突破性成绩。但杨家将的文化艺术资料相当丰富,那方面研究余地甚大,为折家所望尘莫及。
  神木已成立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有比较可观的基金,出版杨家将文化的刊物。府谷起步稍晚,现已成立折家将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活动,举办学术会,出版专书,目前尚缺基金,还需培养研究人才。
  从考古发现而言,折家墓地都已发现,嫡系主要有三处。旁系在山西岢岚,尚未作考古调查。杨家墓地至今尚未找到,旁系迁到洛阳,已盗掘。南宋时,其后代一部分迁到南方,如浙江省海宁。但是,尚不知其墓地具体在哪里?无考古资料发现。
  从传统文化教育、开辟旅游资源而言,两家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可视文物太少,杨家只有一个杨家城,但只是遗址,除了懂考古、历史的,一般人看不懂。折家有墓志、古城可看,比杨家略强一些。但可惜的是许多墓葬被破坏了,那可是聚宝盆,可以吸引各类人群来参观研究,可以搞一个地下博物馆,画家会去研究壁画,考古家可研究器物,尸骨可用来检测DNA,以确知党项人跟汉族的差异,不同尸骨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民族融合的进程,墓葬排列的方式,可以看出其族葬的特点。现在尚存五代宋初的部分墓葬了,千万要保护好,将来有条件发掘时,肯定会有惊人的发现,会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它不仅是府谷的亮点,也是陕西省的亮点,还可能是全国的亮点。折家将与杨家将的提法,宋代没有,元代小说、杂剧才有杨家将的说法,它用来指世代为将的家门,既准确又简单,很快被人们接受了。明代中叶杨洪一家为将,也被人们与杨业相比,而称杨家将。现在我们将与此类似的世代出将的折家称为折家将,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宋代虽没有“家将”之称,却有“家军”之称,如人们熟知的岳飞的部队被称为岳家军,还有韩世忠的韩家军,张俊的张家军、吴玠的吴家军等。家军与家将只有一字之差,但含意完全不同,家将指世代为将的家庭,家军则特指某人拉起来的军队,这支军队只听他的指挥。任何一个中央政权都要把军队掌握在国家手里,因此“家将”的存在只是短时期的,或者说只存在于非常时期。还需要指出的是,最早被称为“家军”的,不是上述的诸家军,而是折家军。《金史》卷82:“宗翰伐宋,图善率本部为先锋,至汾州,遇宋将折家军,请济师,并力破之,从攻太原。”折家一直领导着由党项族组成的军队。在宋代,既是家将,又是家军的只有吴、折两家。
  杨家将与折家将是同时代的将门世家,有许多可比性,因此特放在一起作比较,研究其异同,及其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