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家将与杨家将比较研究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反观折家,长期在府谷一角,又主要与武人打交道,未能在士大夫群中扩展他们的影响。直到北宋末、南宋初,才出现折彦质(约1080—1160)这位文武兼长的人物,能比较长时间与士大夫接触,可惜,他因为主张抗金,受秦桧排挤、迫害,郁郁而死,无法正常活动。四 折家将与杨家将在研究方面的比较从历史资料而言,折家比杨家要多。就我所掌握的材料看,杨家将约15万字。折家将约23万。折家女表现不俗,杨家女尚缺这方面的资料。考古资料,特别是碑刻,也是折家多于杨家。从研究状况而言,研究杨家将的论著远比折家将多。因而就研究前景而言,目前折家潜力更大一些。杨家如找不到墓地,没有新资料发现,在历史研究方面很难有突破性成绩。但杨家将的文化艺术资料相当丰富,那方面研究余地甚大,为折家所望尘莫及。神木已成立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有比较可观的基金,出版杨家将文化的刊物。府谷起步稍晚,现已成立折家将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活动,举办学术会,出版专书,目前尚缺基金,还需培养研究人才。从考古发现而言,折家墓地都已发现,嫡系主要有三处。旁系在山西岢岚,尚未作考古调查。杨家墓地至今尚未找到,旁系迁到洛阳,已盗掘。南宋时,其后代一部分迁到南方,如浙江省海宁。但是,尚不知其墓地具体在哪里?无考古资料发现。从传统文化教育、开辟旅游资源而言,两家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可视文物太少,杨家只有一个杨家城,但只是遗址,除了懂考古、历史的,一般人看不懂。折家有墓志、古城可看,比杨家略强一些。但可惜的是许多墓葬被破坏了,那可是聚宝盆,可以吸引各类人群来参观研究,可以搞一个地下博物馆,画家会去研究壁画,考古家可研究器物,尸骨可用来检测DNA,以确知党项人跟汉族的差异,不同尸骨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民族融合的进程,墓葬排列的方式,可以看出其族葬的特点。现在尚存五代宋初的部分墓葬了,千万要保护好,将来有条件发掘时,肯定会有惊人的发现,会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它不仅是府谷的亮点,也是陕西省的亮点,还可能是全国的亮点。折家将与杨家将的提法,宋代没有,元代小说、杂剧才有杨家将的说法,它用来指世代为将的家门,既准确又简单,很快被人们接受了。明代中叶杨洪一家为将,也被人们与杨业相比,而称杨家将。现在我们将与此类似的世代出将的折家称为折家将,也是合情合理的。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宋代虽没有“家将”之称,却有“家军”之称,如人们熟知的岳飞的部队被称为岳家军,还有韩世忠的韩家军,张俊的张家军、吴玠的吴家军等。家军与家将只有一字之差,但含意完全不同,家将指世代为将的家庭,家军则特指某人拉起来的军队,这支军队只听他的指挥。任何一个中央政权都要把军队掌握在国家手里,因此“家将”的存在只是短时期的,或者说只存在于非常时期。还需要指出的是,最早被称为“家军”的,不是上述的诸家军,而是折家军。《金史》卷82:“宗翰伐宋,图善率本部为先锋,至汾州,遇宋将折家军,请济师,并力破之,从攻太原。”折家一直领导着由党项族组成的军队。在宋代,既是家将,又是家军的只有吴、折两家。杨家将与折家将是同时代的将门世家,有许多可比性,因此特放在一起作比较,研究其异同,及其原因。一 杨家将和折家将之异同杨家将和折家将有许多相同点。他们都是五代乱局中脱颖而出的,杨家将第一代弘信,在后周时自立为麟州刺史。“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杨家将起家于神木,折家将起家于府谷。两地相邻,是汉族与党项族杂居地区,处农牧业交界地带,有尚武之风。杨、折两家都是武将世家,几乎世代出名将。杨业有无敌之称,与子延昭,并称名将。折克行有折家父之称,折可适号称名将。在对敌战斗中屡建功勋,名垂青史。在传若干代后都在逐步朝文武兼长的方向转化。杨家到第5代杨畋,已兼长文武,而偏重于文,是杨家第一个考中进士者,著有《新秦集》二十卷,传至其子祖仁已成文官。折家到第九代折可适,以武为主而兼长文,著有《文集》十卷、《奏议》三十卷。第十代折彦质亦兼长文武,而已偏重于文,赐进士出身,著有《葆真居士集》。杨、折两家都与异民族通婚。杨琪娶慕容氏为妻。折家与汉族杨、张、曹等家通婚,其中曹氏是皇后的远亲。两者也有差别。主要是:1杨是汉族。折是党项族。2折家世为府州知州,杨家仅两代知麟州,时间比较短。杨入宋后不久,转到河东、河北、陕西等地。3就个人的知名度而言,杨业、延昭最高,他们被宋真宗皇帝及名臣包拯、欧阳修称之为名将、骁将。这一点折家似稍逊。就名列青史而言,折家人数比杨家多。折家6人:折从阮,折德扆,折御勲,折御卿,折克行、折可适。此外,《宋史》中原本尚有独立的《折彦质传》,不知什么原因,最后失收了。杨家4人:杨业、延昭、文广、畋。折家涉及三部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杨家一部:《宋史》。在历史上的作用,两家都有杰出的表现。折家以对夏作战为主,主要在府州一带。杨家以对辽作战为主,主要在河北、河东。辽是宋最主要的敌人,两河又是直接关系首都开封的安危,因而朝野对杨家更关注一些。4、杨家尚武只传五代,而折家传了十代。这是折家最大亮点。5、对后世的影响,折家不如杨家。下面就后两个问题再作一些深入的探讨。二 折家将十世为将,为中国历史之最折家将最大的特点是十世为将,绵延二百多年,堪称中国之最。从折宗本为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开始起家,第二代为麟州刺史折嗣伦(862—911),第三代从阮(892—955)始知府州,以后世袭至北宋亡。第四代德扆(917—964)、德愿,第五代御勲、御卿(958—995),第六代惟正、惟昌(978—1014)、惟忠,第七代继闵(1018—1052)、继祖(1020—1071),第八代克柔(1042—1103)、克行(约1040—1107),第九代可大、可求(约1090—1139)、可存(1096—1126)、可适(1050—1110),第十代彦质(约1080—1160)任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其传授世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