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九典制药多次违法广告一笔带过 两次遭质疑业绩失真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7-11-03 18:57:48
  表面上来看,此次信息更正不会给投资者带来持续负面影响,但面对这样一家公布信息有误,财务报表多处错误,面对质疑立即回炉重造,而相关人员频频未尽应有之责的公司,令人怀疑其修正后信息的真实程度。 

  根据证监会14日发布的2016年度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显示,上市公司对年报打“补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此类错误频出也反映了公司对于信息公布的不够重视。因此,九典制药有必要对其报表中未曾提及的信息进行更加详细的披露,解释清楚信息贻误过程中的真实细节,同时采取一定措施避免相同事故再次发生。 

  中国经营报:九典制药疑“粉饰业绩”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2015年,九典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2.66亿元、2.90亿元,2015年收入同比增长9.02%。 

  值得注意的是,九典制药2013、2014年应收账款变动不大,2015年应收账款增幅远超收入增幅水平。 

  依据九典制药招股说明书提供的数据,2014年年末、2015年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147万元、4504万元,2015年年末大幅增加43.12%。 

  一位投资人士分析称,从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变动幅度来看,九典制药存在“向下游客户放宽信用、粉饰业绩的嫌疑”。 

  记者注意到,招股说明书披露了九典制药在2014~2015年及2016年1~3月期间的前五大客户,以及同期应收账款前五大对象。通过对比不难发现,2016年1~3月,九典制药对多家下游客户的销售大多甚至几乎大部分采用赊销形式,销售政策较2015年更显激进。 

  例如,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广州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九典制药第二大应收账款对象,账面余额为222.20万元,账期也全部在1年以内。按照17%增值税率计算,对应的收入额为189.91万元。另外,该公司同样还是九典制药2016年1~3月期间的第三大客户,贡献收入194.33万元。这也就意味着,广州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以赊销形式贡献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例高达97.73%。 

  记者此前曾就九典制药2015年应收账款激增现象采访九典制药,公司方面当时回复称,九典制药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为:国内销售,在商品已发送至客户,并经客户签署确认单的当期确认收入;国外销售,在完成海关出口报关程序取得出口报关单,货物正式发运并取得承运单位开具的提单,公司收到报关单、提单后按提单日期确认收入。“申报期公司严格按上述原则确认收入及对应的应收账款,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条件。” 

  据九典制药方面介绍,公司制剂产品客户主要为医药经销商,药用辅料、原料药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外药品生产企业,公司根据客户合作情况、信用等级会给予其一定的回款账期,从而导致公司产生应收账款。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总体随收入规模扩大而增长。 

  “2015年,随着国家相关医药政策的调整,为增强公司竞争力,公司相应调整了销售策略,应收账款同比增长幅度超过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但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公司应收账款账龄结构稳定,不存在账龄较长的大额应收账款。”九典制药同时透露,截至2016年11月初,公司2015年末应收账款对应的销售客户在赊销政策允许的回款周期内已全部回款,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为赊销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正常波动。 

  曾多次涉嫌违法广告宣传 

  九典制药旗下产品阳春玉液、寿星补汁多次因广告涉嫌违法宣传被食药监部门通报,但公司在招股书中并未披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