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亚国际收购映客背后:通过一系列精巧设计规避借壳
奉佑生等人持有股权的总价值为28.95亿元,在扣除已获得的7.39亿元现金之外,还有价值约21.56亿元的股权。宣亚投资等4名股东合计持有上市公司71.25%股份,按总市值72亿元计算,持股市值约51.3亿元。二者比较,前者约占后者的42%。这或许是奉佑生等人在宣亚投资等4家股东公司均持有42%股权的由来。并且这种安排无形中还会给以后奉佑生等人的减持行动带来好处,集中在1家无法快速减持,分布在4家则能同步减持。
通过以上的梳理和分析,笔者判断,宣亚国际之所以将收购蜜莱坞的方案设计成现在的模样,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规避借壳,因为被认定为借壳的风险很小,真实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受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实力偏弱、上市公司股本较小、标的企业估值较大、平衡各方利益等现实情况的制约。
另外,从宣亚国际实际控制人张秀兵的风格来看,借壳的可能性也不大。据有关媒体报道,圈内人士对张秀兵评价最多的是“枭雄”、狠、机敏,其志向是将宣亚国际打造成为中国传播业的第一品牌,并引入了国际传播行业巨头宏盟入股宣亚国际。但截至目前,宣亚国际体量仍然很小,与行业巨头蓝色光标(7.770, -0.04, -0.51%)尚存在不小的差距。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张秀兵会轻易放弃一个好不容易获得的上市平台么?
脆弱的平衡
越精致的事物越脆弱,宣亚国际收购蜜莱坞亦是如此。宣亚国际通过精巧的设计,暂时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取得平衡,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
宣亚国际收购蜜莱坞与其他上市公司收购最大的不同在于两方面:一是宣亚国际实际控制人因通过嘉会投资收购蜜莱坞部分股权背负了约20亿元债务;二是上市公司为收购也背负了约30亿元债务。如何消化这些债务无疑将成为宣亚国际及其实际控制人在未来数年面临的挑战。我们以宣亚国际为例进行分析。
截至2017年6月,宣亚国际资产5.27亿元,负债0.8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仅为16.1%;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净利润0.3亿元,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均属理想;但在现金流上,就没有这么乐观了。2017年上半年,宣亚国际的经营并未贡献正的现金流,反而流出了400余万元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