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亚国际收购映客背后:通过一系列精巧设计规避借壳
宣亚国际于2017年2月在创业板上市,其股东构成比较简单,主要股东只有4家:宣亚投资、橙色动力、伟岸仲合、金凤银凰。其中,宣亚投资是其实际控制人,持有37.5%股份;橙色动力是宣亚国际管理团队及核心员工持股平台,持有12.5%股权;另外2家是财务投资者,各持股11.11%及10.14%(图1)。在这个“四两拨千斤”的收购中,宣亚国际的4位股东出力甚大。

4名主要股东首先向宣亚国际借款7.39亿元用于支付第一期股权收购款,蜜莱坞的创始人及管理团队在收到价款后,即以该笔资金分别向宣亚国际的4名股东增资。尔后,上述4名股东继续将该笔资金再次借给宣亚国际用于支付后续收购价款。如此循环操作,最终通过4次借款、3次增资完成交易(表1)。也就是说,虽然宣亚国际收购蜜莱坞48.25%股权的资金为28.95亿元,但最终实际动用的资金只有7.39亿元左右。从时间安排上来看,合作各方将在交割后1个月内完成上述事项。

从运作的结果来看,宣亚国际在背负28.95亿元债务的同时获得蜜莱坞48.25%股权;宣亚国际4位主要股东在持有宣亚国际股份之外,还拥有对宣亚国际28.95亿元债权;而蜜莱坞创始人和管理团队将在交易结束后获得7.39亿元(其中奉佑生可获得约4.11亿元)现金,以及持有宣亚国际4位主要股东的部分股权。蜜莱坞创始人和管理团队在这4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均为42%(图2)。

宣亚国际以现金方式收购蜜莱坞48.25%股权,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将有助于加快收购进度,并且通过资金的循环运作,极大地减轻了资金筹集压力。而蜜莱坞创始人和管理团队股东在获得7.397亿元现金的同时,还在宣亚国际股东层面进行了持股,也没有稀释宣亚投资在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