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生:当前非周期复苏 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或失真
第一财经 李策:今年社会融资余额同比增速始终较为稳定在两位数,社融与M2增速之间的分歧日益凸显。您认为社融和M2背离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会持续?
首席 彭文生:因为社会融资它和M2对应的资产端不是一个完全匹配的,我们说M2它的变化来源是银行体系的资产端,银行体系它有贷款,它有债权人的投资持有,它还有其他的投资,表面上看可能是纯业内的投资,实际上是内信贷的,受到今年加强金融监管影响的。所以我们看到社会融资总量似乎还不错,那是因为表外转表内信贷,非标转标准产品,但是纯业内的内信贷的这种银行的融资活动明显的受到了治理,受到加强监管的影响。所以就导致了M2的增速明显下滑。所以我们判断存量来讲,应该是紧的,从价格、利率来讲很明显是紧的。因为影响未来的私人部门或者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需求最重要的还是融资条件,短期来讲。所以我们由此认为需求在今年四季度,明年上半年会有一些明显的下行压力。
第一财经 李策:从本周五的盘面来看,钢铁股、稀土永磁、有色金属和煤炭股等周期股是一个大跌格局,较大的拖累了指数的运行,打击了投资者的做多信心。您认为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需求下行,那么投资应该注意什么?
首席 彭文生:这个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今年股市的上涨主要集中在上游行业这种上市公司,它的原因实际上是和我们去年的信贷投资需求的改善是有关系的。那么这个能不能持续,刚才我讲了,融资条件的紧缩,四季度、尤其是明年上半年,需求端的下行压力会体现出来。也就是需求端对上游,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支撑会减少。那么供给端的这种管理,包括加强环保所带来的影响,对上游的上市公司是有利的,但是它对整个经济来讲,短期我们能够货币化的这一部分,环保实际上是好事情,我们的空气质量的改善,对我们都是好事情,但是它很难货币化。它体现在金融层面的来讲,对下游的行业是有一个成本的提升和挤压的影响。
第一财经 李策:财新中国综合PMI数据(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显示,8月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运行双双加速,财新中国综合PMI上升0.5个百分点至52.4,为六个月以来新高。您认为PMI的持续向好预示了社么信号?市场是否有通胀担忧?
首席 彭文生:我觉得看经济未来的走势,前瞻性的指标有两大类:一大类是短期的,未来两三个月的PMI,因为PMI很多反应的是,PMI里面最有价值的前瞻性的指标就是定单,对外定单,对内定单,内部的定单。但是这个是比较短期的,相对比较中期一点的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融资条件。所以8月份的PMI可能比预期的好一些,可能意味着未来两三个月的情况应该还可以,但是不能把它过度延伸,看的更远一点还是要看融资条件,看外部需求的前瞻性这个情况怎么样。
第一财经 李策: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大涨,涨破6.5后又出现小幅回调。您认为本轮人民币大涨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美元指数弱势还是国内基本面支撑?您如何预测年内人民币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