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困境:被逼出来的多元化 越努力越失败
格力手机从上市之初的豪言壮语到黯然收场,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在做手机之初,董明珠宣传格力手机要做让用户3年不换的手机。以目前手机市场的更新换代速度,以及后来格力手机曝光的开机画面,都明显地看到格力进入手机这个行业,完全是“儿戏”,与手机时尚的定位完全不符,被众多网友调侃为“董明珠在向老干妈学习”。
在旁观者看来,格力的老本行空调属于耐用电器,手机则属于快速消费电子产品,两者的用户用着明显的区别。另外格力的渠道和品牌想要复制到手机上,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手机的研发、内容生态、软件、以及供应链上,更成为格力还远远不足以进入市场的门槛限制。
如果说格力手机的出现如董明珠说的作用是“可以连接智能家居”,那么智能家居业内人士又怎么看呢?
实际上,目前的智能家居主要是对原有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改造,智能家居更多要靠互联网内容及软件来解决。在目前智能家居仍处于产品单一化的情况下,智能操控系统集成化,建立不同品牌产品纽带并促进其产品共同落地,才是真正打通整个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实现智能家居服务用户生活的最可行办法。
在业内人士看来,软件的问题,格力为啥非要靠硬件来解决?格力手机的失败就不奇怪了。
再说珠海银隆的领先电池技术。领先技术不等于拥有市场,领先的电池技术需要匹配新能源汽车市场足够大和想象空间足够大。这反而是董明珠忽略的问题,董明珠把清洁能源和社会责任拿来作为评判市场规模的依据,忽视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本就是政策性产物这个事实。
在董明珠最看重的动力电池上,业内人士分析,2017年将是动力电池的产能拐点,产能过剩不可避免。而董明珠预测的动力电池在储能和智能电网上的应用短时间内,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容量都无法预测,一切还是未知数。
结语
董明珠如此着急布局手机、新能源汽车的背后,是格力电器业内老大位置岌岌可危,前有市场扩局困难,后有同行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