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A股暂停IPO旧时代已终结 仍有较大的扩容空间
因此,要想让垃圾股体面退市,就必须解决IPO排长队及堰塞湖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上市难”的问题,才有可能让“退市难”迎刃而解。换句话说,只有“上市易”,才能带来“退市更易”,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进大出”。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股市每年IPO数量上千家,IPO数量明显超过退市数量;但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每年股票退市数量开始超过IPO数量。
IPO扩容提速常态化,一方面有利于化解IPO堰塞湖,另一方面则可以大大缩短IPO排队时间,提高IPO效率、降低IPO成本,引导优秀企业进IPO大门、关买壳后门。当垃圾股的壳无人问津时,股民自然会“用脚投票”,让垃圾股体面退市。
(二)充分满足股民打新、炒新的巨大需求,服务实体经济。
股民对打新、炒新的巨大需求,主要体现在两组数据上:第一,新股申购中签率超低,比中六合彩还难,近年来,新股申购中签率只有万分之几,新股供给无法满足股民打新的巨大需求;第二,新股上市首日“秒停”(44%),大多数新股上市必须连拉10个以上涨停板(10%),曾有新股上市后连拉30个涨停板,次新股炒作一浪高过一浪,市盈率一口气被炒到80倍之上,甚至百倍之上,这表明股民炒新热情十分巨大。
其实,就连傻子都知道: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的背后,是一、二级市场存在巨大差价:当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高达80倍时,IPO市盈率却不允许超过23倍,这就是人为制造的一、二级市场巨大差价,这也是股民为什么要将新股价格一口气炒到位的真正原因。
因此,IPO扩容提速,一是可以充分满足股民打新、炒新的巨大需求,二是可以更好地将社会资金导入实体经济,支持实业兴邦。
可以预料,当IPO扩容至一定程度时,新股申购中签率就会从万分之几提高至千分之几,甚至可能提高至百分之几,这将大大满足股民打新需求。与此同时,IPO扩容也会让新股炒作逐渐降温,新股上市后连拉涨停板的数量,就会从10多个降至5个以内,这是很好的一种效果。当所有新股连拉涨停板的数量都降至两、三个以内时,可以考虑适度减缓IPO扩容速度。这也意味着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已缩小到合理状态。
(三)中小企业IPO大扩容,有利于平衡供求,化解小盘股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