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吉林玉米增产不增收:除了减面积 如何去产能?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27 21:07:49

 

  1月,虽已是冬闲季节,吉林省临江市百余名农户代表齐聚一堂,参与藜麦种植示范推广培训会。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很多乡屯位于高寒山地,适合藜麦生长。“随着‘退粮进特’的种植结构调整,临江市特色作物不断增多,今年将推广九十来垧地种植藜麦。”市农业和畜牧业局局长杜羿介绍。

  去年,临江市四道沟元宝顶村农民李传武试种了23亩藜麦。“一亩产300多斤,企业按一斤8元回收。可种一亩玉米,就算产1400斤也才能卖1200元。”李传武今年打算再扩大种植面积,带领更多农户接种藜麦的订单。

  “调结构不如调整市场。”孟繁野认为。目前,吉林省正加快资源整合和品牌培育,全力打好“豆米牌”。同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统筹抓好杂粮杂豆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需要粮食生产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比如,抗虫害、含水低的优质玉米更容易卖出好价。”韩福春说,国家临储标准也导向优质粮食生产。

  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区,国家也提出了以发展青贮玉米和粮豆轮作、花生、杂粮生产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其中,结合畜牧业发展需求,无疑成为前提。究竟该如何落实国家政策,吉林省农委相关人员表示,具体政策尚在研究酝酿中。

上一页  [1] [2] [3] [4]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