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千亿资金去向
一位环保部官员则对《棱镜》透露,根据环保部对钢铁企业进行的全面大排查显示,70%以上都存在超标排污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钢铁企业根本就没有污染治理设施。
辽宁抚顺新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钢铁企业,年产量为330万吨。其副总经理宋亚庆对《棱镜》表示,近年来国家对钢铁行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公司的环保设备投入已经6亿多元,“全部都是我们自己出,到发改委申报过,但是没有获批。”
相较于工业燃煤和民用散煤领域的“窘迫”,燃煤电厂则获得了动辄上千亿的财政支持。然而这些补贴大多流入了五大国有发电集团的口袋。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2年初《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公布后,国内迅速成立了数百家脱硫脱硝公司。作为被改造主体的五大发电集团也相继成立相关服务公司,如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有限公司、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
事实上,五大国有发电集团旗下的燃煤电厂脱硫脱销除尘的改造工程“内部消化”早已不是业内秘密。
桑德集团总裁文一波在2015年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对《棱镜》表示,国企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开放程度并不高,五大发电集团都有自己的脱硫脱硝处理公司,虽然表面上会进行招投标,但是经常暗设门槛,让属下的公司中标。
“脱硫脱硝的财政补贴大都被国有发电集团拿掉了,相当于从左手换到右手,而发电集团又内部消化了,这就是一个内部游戏。”边程认为,财政资金应倾斜于治污相对落后的工业燃煤和散煤领域。
以陶瓷行业为例。该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相对单一,达标企业不足20%:对于除尘治理,主要采用旋风收尘、布袋除尘或水浴除尘;对于脱硝治理,很多企业没有采用脱硝措施,仅少部分企业进行了简易的SNCR脱硝;对于脱硫治理,主要以双碱法进行脱硫,少部分企业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对于重金属、氟化物及氯化物等污染物,则没有采取任何治理措施。
近日,工信部赛迪智库向工信部提交《加快工业领域散煤清洁气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指出我国“富煤、少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尤其是工业领域散煤清洁高效利用是现阶段解决我国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关键。
“与火电行业相比,工业用煤、散煤燃烧领域的环保政策落实很不到位,污染防治更加紧迫。犹如一个木桶,你不去补短板,而不断把长板加长,那是没用的。”上述环保企业的高管对《棱镜》说。
国电环保研究院副院长朱法华也指出,“十三五”期间需开拓新的约束性指标减排重点行业;在所有燃煤电厂都可以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如果“十三五”期间全国污染物减排仍以电力行业为重点的话,减排效果会很不理想。
警惕火电的“逆扩张”
与我国相反,发达国家正在取消对煤电的政府补贴。
2015年11月1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协议,34个成员国将减少燃煤发电厂的政府投入,逐步合理化取消对化石燃料的补贴。根据协议,美国将限制对出口燃煤发电厂技术的补贴,将使政府对煤炭项目的融资减少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