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三农

订单农业难推行:契约意识差 恶意违约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25 18:40:38
  面对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政府却面临两难:一方面,政府无权也不敢要求农民必须多种或者少种某种作物;另一方面,政府如果完全不作为,一旦农产品滞销,引起的农户收入下跌又不能不关注,尤其是一旦对某地产业造成严重破坏,往往也会影响小范围内社会稳定。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刘志雄告诉记者,订单农业遇到农民违约在现实中仍然较为普遍。“一旦遇到农民违约,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刘志雄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契约意识相对较差,而强制农民履约成本很高,也存在较高的社会风险,目前还没有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补齐诚信短板,任重道远

  实际上,正是看到了订单农业潜在的风险,不少基层政府开始引导企业采用保护价的方式来稳定市场。

  记者了解到,进入7月,安宁八街玫瑰花价格再次跌至3元,而即便是如此低价,不少农民却仍然卖不出去。

  而由于和润森公司签订了保护价,不少农户并不愁卖。代晓邦告诉记者:“我们和农户签了合同,协调了保护价,今年我们签了200多亩。在市场价低的情况下,我们按照5元一公斤进行收购,若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就随行就市。”

  为什么是5元?代晓邦给记者算了笔账。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除去农民的成本和人力,5元的保护价能保证农户每亩玫瑰一年能有两千六七百元的净收入,比种植大米要好。如果低于5元,花农就直接把花挖掉了。

  然而,润森公司和农户签订的保护价范围并不大,双方之间也已合作多年,存在一定的信任关系。如何大规模发展订单农业?各方的意见相对统一:关键要做好农村征信。

  “不少农民年纪都较大,既不需要去银行贷款,也很少外出务工,征信出现问题后的贷款、购票限制等方式都很难形成有效制约。”刘志伟认为,至少短期来看,农村征信体系还不容易很快有效运行。刘志雄则认为,征信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持续广泛的宣传尤为重要。“建议企业在签约前对农户多些了解,逐渐和部分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供货关系后再考虑签订单,从而形成公司+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刘志雄说。

 

 

上一页  [1] [2] [3]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