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三农

订单农业难推行:契约意识差 恶意违约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9-25 18:40:38

  在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食用玫瑰去年也曾遭遇价格过山车,最低时玫瑰价格也曾跌到两三元钱,连采收的劳动力成本都不够。曾有企业试图与农民提前订货,然而,一纸协议并未产生效益。“我们公司在旺季的时候每天要收购七八吨的玫瑰花,但一些小商贩会因为收购量少,以稍高一点的价格进行收购,但别的农户听说了,就开始跟我们扯皮。”安宁润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代晓邦说起玫瑰花收购,颇为无奈。

  实际上,不履约农户也有自己的算盘。“卖谁都是卖,价格卖得高一点收入就多一点。何况收花的也是熟人,不好拒绝。”村民李师(化名)告诉记者。对于合同上注明的违约条款,李师显得并不在意,“他们是大企业,不差我这点花,也不会和我计较这个。”对这种想法,代晓邦很无奈:“每个村都会有这种人存在,觉得违约不是什么大事,即使将他们踢出合作社,他们也会去向村干部求情,都是一个村的,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

  一位玫瑰加工商告诉记者,要解决农产品价格暴跌伤农问题,订单农业行之有效,大企业的资金优势有助于抗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但就目前农民履约情况而言,哪家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哪家企业吃亏。”

  原本双方共赢的合同,却成了只限制企业的枷锁。

  商户维权,赢了官司维不了权

  农民不履约,那企业维权可以吗?绝非易事。

  尽管总体损失较高,但损失落到相对分散的农户家中,每家的产量及产值并不高,企业一家家催收成本高昂,而要诉诸法院,官司好赢但执行起来却异常困难。“真要强制执行,农民一旦抱团抵制,闹成群体性事件,政府往往也只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八街街道产业办主任刘志伟说。

  而等到价格大跌时,企业还得按照订单价收购。极少数农民甚至出现前几年价格高时不向企业销售,价格暴跌了却要求企业执行合同的情况。几年下来,不少企业也不愿意通过订单方式收购农产品,订单农业在不少地方难以为继。

  “农民种植规模往往是依据上一年收购价格来决定,但市场往往有滞后性,农民抗风险能力又相对较差。”刘志伟表示,目前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披露不及时问题较为突出,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重要原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