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如何安置人员?人社部:可由公益岗兜底
二是促进转岗就业创业。启动实施再就业帮扶行动。普遍开展转岗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增强失业人员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免费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服务,纳入就业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力度。
三是对再就业困难的大龄职工可实行内部退养。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再就业有困难的职工,职工本人自愿,企业统一,可实行内部退养,由企业发放生活费,并缴纳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达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四是公益性岗位兜底。对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对确实难以市场就业的大龄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
分流后怎么办?
>>政协提案
民进中央:当前,大量需要再就业的职工由于职业技能有限,被限制了再就业的可能性,他们通过培训掌握新技能的需求又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建议灵活培训方式,盘活主流职业教育资源,破除入学门槛,尽量吸纳再就业职工进入职教体系,灵活合理安排时间,提供晚课和周末课选择。同时,建议考虑教育培训机构的连锁经营模式,由职校在化解落后产能的工业园区等相对集中区域,开设集中教学点。
教育部
职校企业联合开展职工学历继续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表示,作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推进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职业院校开展招收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与企业联合开展职工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鼓励试点学校采用现代学徒制形式,与企业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转岗。
郝平表示,推动职业院校深入参与到化解人员转岗与再就业工作中,各职业院校要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有关职业院校要面向钢铁企业、煤炭等重点行业企业的职工安置与就业培训需求深入开展调研,结合职业院校实际,努力创新培训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对相关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人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为他们创造转岗和再就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