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热衷“商帮”大会吸引企业家投资
然而,雨后春笋般争相上马的PPP项目,背后却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财政处处长关鹏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PPP投资论坛”上表示,过度使用PPP模式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财政幻觉”,我国要警惕由此导致的过度投资和盲目投资。“今年以来,我国公布新成交的PPP项目交易额已达2.4万亿元。近年来,PPP市场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不过,我国仍需高度重视PPP项目不规范所带来的风险,而‘财政幻觉’正是需要规避的风险之一”。
2.民企对PPP热情不高,因怕被套?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回应PPP的几大热点话题时认为,PPP的稳步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中国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公益性事业和准公益性事业,PPP可吸引商业性企业投入,范围包括医疗、保健、养老、公共事业、教育、交通、港口等。
但是与地方政府热衷推出PPP项目不同,不少民营企业的热情反而不高,究其原因,厉以宁认为原因很多:国有企业占大头,民间资本总感到在PPP模式中是陪衬。凡有利可得的项目几乎都被国有企业把持了,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速度缓慢,民间资本宁肯观望。此外,民间资本退出机制不完善,民间资本害怕一投入就可能被套住。
厉以宁在调查中发现,民营企业家不是不愿意加入PPP,而是希望能够改善环境,希望能够保障他们能进能出,希望能够和国际资本公平竞争。“中国PPP发展到现在,还不能说是规范化的。”
最突出的不规范化表现有:第一,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PPP模式推出后,法人治理结构或者形同虚设,或者迟迟未建成;第三,国有企业占主要控股优势,民间资本不愿介入、受其控制。“相信中国的PPP发展是有前景的,但是要做到能够吸引人,必须做到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