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热衷“商帮”大会吸引企业家投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2016年9月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着手中的文件一一询问相关部门:“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促进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建设,这项工作能不能再加快一点?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限制,目前有没有具体举措?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能不能切实做到民办与公办机构在市场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
彭澎说,近两年来,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曾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不少民间资本离开实体经济,去从事房地产投资、民间融资等。现在新一轮经济复苏回暖,民资进入房地产投资的空间收窄,也促使不少资本回归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在去杠杆、地方负债严控的大背景下,各地通过PPP的方式,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到很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解决资金来源、扩大有效投资规模,提升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1.全国PPP入库项目总投资额达16.4万亿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引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促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视民间资本的行为,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机会,支持民间资本股权占比高的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积极采取多种PPP运作方式,规范有序盘活存量资产,丰富民营企业投资机会,回收的资金主要用于补短板项目建设,形成新的优质资产,实现投资良性循环。
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入库项目有13554个,总投资额达16.4万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19个行业领域。自2016年1月末至2017年6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月均增长项目386个、投资额4842亿元,PPP项目需求还在持续加大。
《经济参考报》评论称,在地方稳投资过程中,“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双管齐下成为地方投融资的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