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网店倒卖灰色产业链:虚假认证助假货横行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
    广州市民郭女士的“悲惨遭遇”,正是部分网店置消费者权益于不顾的典型。从网上下单、线上线下支付,她纵使精明,仍然无法逃出卖家布下的消费陷阱。从发现问题到千方百计维权,郭女士使尽了“十八般武艺”,仍逃脱不了网店卖家的“魔爪”。不难看出,卖家在应对消费者的维权方面已经得心应手。

    然而,消费者越无奈,就越反映出当前网店问题的突出和网店管理的失范。任何一种新事物,一旦“不受管教”,终究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迟早要回到荒蛮之地。而在市场经济时代,规则是最重要的原则,任何罔顾规则的参与者,最后都会被市场所抛弃。

    要想不被市场抛弃,首先要尊重市场、尊重规则。网店,不管形态多新,绝不能成为市场监管的“法外之地”,而应当主动接受市场规则的监管,把消费者当作上帝,真正从商品质量上提上档次,而不是整天钻营怎么坑害消费者。否则,没有了消费者的信任,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

    那么,网店该怎么接受监管?当务之急,是完善法律规范,明确网店的法律性质。当前,尚无网店的法律规定,出现纠纷时,网络电商平台、网店注册者以及网店卖家责任如何分担,网店的责任边界等都不明晰。

    其次,还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一方面电商平台要摒弃“护短意识”,对网店的认证要把好“实名”关,对非法经营的网店要通过技术手段予以识别、剔除,从源头上对网店形成威慑和管控;同时也要向有关部门开放信息平台,主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

    另外,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升对经营新形态的监管能力,同时与公安、通信等部门紧密协调,强化对网店乃至网络平台的监管。

    当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电商蓬勃发展,也让大量“草根”实现了创业梦想,走上了致富之路。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浑水摸鱼,破坏了电商的良好秩序,现在是时候将他们踢出市场了。

上一页  [1] [2] [3] [4] [5]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