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倒卖灰色产业链:虚假认证助假货横行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网店买卖红火且价格居高不下,才出现了疯狂的“刷单”、“炒信”等行为。目前,一些网络平台积极规范了网店交易行为,多要求交易者变更网店注册身份信息,但很难全面、严格地得到执行。
第二条产业链:假货“借壳上市”。工商部门调查发现,这些网店多数被用作了销售假冒产品。“购买者涉嫌利用这些网店销售高仿服装、鞋帽等商品。”重庆工商部门一位办案人员表示,消费者买到假货后,由于找不到真实的店主,通常维权困难。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调查显示,全国知名的制假售假地也往往是网店买卖的主要需求地。网店为假冒商品提供了绝好的销售场所,并且大大降低了被查处的风险。
第三条产业链:催生诈骗活动。工商办案人员介绍,一些人利用购买的店铺销售商品,收到消费者的订购货款后却不发货,携款消失,消费者投诉无门。这种行为不以履行合同为目的,已涉嫌诈骗,对互联网交易生态构成严重危害。
重庆市消委会投诉部主任喻军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消委会收到大量类似投诉。部分消费者因数额小而只能任由权益被侵害;一些消费者即使投诉索赔,但由于卖家已销声匿迹,也很难挽回损失。
据重庆工商部门办案人员介绍,根据对重庆宇佳盛公司电脑硬盘的数据挖掘,发现其出售的两个网店涉嫌诈骗,目前正在对其进行侦办。
第四条产业链:信息倒卖猖獗。工商部门调查发现,由于“虚假认证”市场需求很大,也直接推动了手机黑卡、公民身份信息的非法倒卖。一些不法分子大肆买卖银行卡、身份证、网盾、手机卡、开户信息等相关资料,形成收购、销售、使用“一条龙”。
记者在QQ搜索里输入关键词“证”,立即出现了大量办证服务提供者。其中一个网名为“办证”的人告诉记者,不需要购买者提供任何资料,就可以办理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高仿身份证,每个身份证收费200元,而利用这些身份证,恰恰可以注册网店。
市场监管困难 亟待完善制度
记者调查发现,由网店倒卖而引发的假货横行、网络诈骗等行为,虽然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并严重危害了电子商务生态,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缺失,网店实名制难以有效落实,因而给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重庆南岸区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工商部门在监管中早已发现此类网络店铺虚假认证的行为,但苦于难以核实真实经营者的身份、查找到真实的违法嫌疑人。
“‘虚假认证’之所以有广泛的市场,其根本原因就是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强制网店办理工商登记,造成网店实名制无法落到实处。”这名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