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大学生创业被坑维权难 近半受访者不清楚合同诈骗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
  大学生创业,眼前还有哪些“坑”

  回想自己创业“被坑”的经历,杨朔认为当时刚开始创业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在张达的“忽悠”之下贸然进入了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

  对市场理解肤浅、创业项目如何赢得市场欢迎并取得盈利缺乏成熟思考,成为大学生创业者眼前的第一个“坑”。

  2015年9月~10月,共青团广西区委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抽取广西12个地市的31所高等院校,就广西创业大学生对创业风险与保障的了解情况展开了调查,收回212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对市场理解肤浅,导致权益受损难以保护。

  这项调查发现,受访的创业大学生对其创业项目如何获得市场收益及成本控制“很清楚”的只有18.46%,而表示“不是很清楚及不清楚”的比例高达35.9%。

  报告执笔人、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秦立公表示,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项目越发模式化、形式化、理想化。“商业计划书或参加创业大赛的材料往往准备得非常漂亮,设计精美,但具体内容没有考虑到商业伦理和盈利逻辑。”

  因为对市场理解肤浅,大学生创业者普遍对作为市场规则的商业法律缺乏清楚认识,对创业中可能遭遇的合同诈骗、供应商跑路等情况更是不甚了解。

  调查发现,近五成(49.74%)的受访大学生创业者对合同诈骗及形式不清楚,还有近三成受访者表示会一次性与“好朋友或信得过”的合作伙伴签订大额合同。这表明在创业过程中,由于识别诈骗能力不足,很多创业大学生可能会面临大概率的风险和权益受损。

  此外,86.15%的受访者选择合作伙伴最看中对方的经营绩效,而很少注意合作伙伴及企业的品格;77.95%的受访者在“与合作伙伴关系好”的情况下,对开展跨行业经营没有明确的选择。这些都是可能造成大学生创业风险和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

  “如果当时能咨询一下专业的法律人士,或者能有权威一点、有经验一点的创业前辈提醒一下的话,应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杨朔说。

  制度保障方面的缺失,是大学生创业者眼前的另一个“坑”。

  秦立公表示,广西大学生创业风险和权益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创业风险控制和保障不力,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和创业保险,创业扶持政策与大学创业的现实需求差距较大,创业政策与创业者的实际期望相距甚远,创业救援与风险熔断措施缺失。

  调查显示,85.64%的受访者认为遇到欺诈等侵害大学生创业者的事件时,对创业大学生的保护力度不够;超过72%的受访者希望在面临风险及权益受损时,工商、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能进行高效有力的保护;在创业面临风险时,70.77%的受访者希望其资金权益能得到安全保障。

  创业“被坑”后,大学生的权益如何保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