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诈”:老人690万元房子被一千元卖掉 还背上百万债务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居住在北京海淀区的吴女士,与父母住在知春里的一套三居室。2016年10月31日,母亲出去遛弯,将手机留在家里,她无意中看到母亲手机里有这样一条短信:“张姐,赶紧把房子的委托书给撤了,这样他们就没法卖你的房子了!”
看到这条短信,吴女士有点懵,她不知道母亲到底签订了什么“委托书”,赶紧让母亲回家。
起初母亲还不想说,后来才透露,约在2014年12月,吴女士的母亲经朋友介绍认识男子广某,他表示现在有一种新型的“以房养老”理财模式,具体做法是将名下房子抵押出去借款,然后用借到的钱再投入理财项目,月回报率可达10%,3个月后本息全部收回,再用本金赎回房产证。这一切,只需要签订几份简单的协议就可以了。
吴女士的母亲一听如此高的回报率很心动,而且房子可以继续住,只是将房产证作抵押借钱给他,就能享受10%的利息回报,何乐不为?
在广某的反复劝说下,吴女士的母亲同意进行“投资”,随后广某向其推荐了另一名“委托代理人”邵某,称其有深厚的“关系”,能找到抵押贷款,只需要将手续交给这名代理人,等着收利息就行。而邵某也表示已找到同意借款的人,可以提供抵押贷款给她。
接着,代理人邵某与吴女士的母亲一起到了北京某公证处,拿出厚厚的一叠文书,前后几分钟,就在所有文书上签了名。签订过程中,邵某以“快要下班”为名,不让老人看文书内容,并表示文书都是统一格式,已经审核过,只需要签字和按手印就行。
就这样,所有文书都签了吴女士母亲的名字,而公证人员也没有跟老人解释签的是什么文件,就将房子抵押出去,借到了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