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余干县诈骗村进化史
来源:看见杂志 发布时间:
自2010年以来,江西余干地区一共抓了300多名诈骗者,其中两百多人来自石溪村与团林李家村;诈骗大军是沿着隐秘的家族血缘发展壮大的;两村均形成宗族势力对抗公安;两村50%的家庭被列为搜查对象。一位朋友痛心疾首地对岛妹说:连我妈,一个上饶没上过学,基本不出远门的农村妇女都知道,那两个村子以诈骗闻名,但却是生命力顽强地存在了很多年。是骗术实在太高明?还是与一些部门产生了利益共生体?而更令人揪心的是,当地人以骗不到钱为耻,完全颠覆了基本的价值观。这几年,警方端掉了多个诈骗村、黑业村。有以冒充黑社会电话诈骗为主的河北省丰宁县诈骗高发区;以“重金求子”“借精生子”等电信诈骗为主的江西省余干县诈骗高发区;以PS淫秽照片敲诈、低价“二手车”、网络办证诈骗为主的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诈骗高发区;以电话冒充熟人诈骗为主的广东省电白县诈骗高发区;以盗用QQ冒充亲友诈骗的广西宾阳县诈骗高发区;以机票改签和虚假中奖诈骗为主的海南儋州诈骗高发区;以购车(房)退税、邮寄包裹涉毒、网银升级以及提供彩票、股票虚假内幕诈骗为主的福建安溪诈骗高发区7个国内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这些村在历史上大多贫穷,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高速发展下的盲点。在强烈的致富心驱动下,罪恶也随之滋长。他们是中国农村畸形发展的极端,也是整个世道人心的痛点。今天,推荐一篇《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诈骗村的进化史》,为大家详解诈骗村的种种。2015年11月29日,江西余干县石溪村和团林李家村的主要路口被警方封锁,余干县公安局出动的三百多名干警全部荷枪实弹,经过3天的集中整治,两个以“重金求子”为主要骗术的诈骗村得以清查。此举是为了响应一个月前公安部开展的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部级联席会议上提出,各地要依法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网络投资诈骗、黑电台等违法犯罪活动,尽快整治一批重点地区。江西余干县等8个地域性犯罪相对集中的地区,成为此次专项行动的重点整治对象。事实上,“诈骗村”的叫法并不严谨,它是指以电信、网络为平台从事诈骗活动的区域,这种诈骗又多以家族、邻里、亲朋为单位,在某个区域形成气候,而这个区域又多为相对贫困的村庄。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类似的村庄出现。50年前,湖南蓝山县板屋村村民编造当地发现国民党遗留的美元金库的谎言,开始以假美元诈骗,甚至被媒体称为“中国诈骗第一村”。五十多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诈骗手段不断“与时俱进”,花样翻新,同时呈现出家族化、区域化、专业化的新特点。在诈骗产业链的背后,也渐显监管制度的尴尬。津津乐道的生意清查两个诈骗村后,余干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刘华卫对媒体表示,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石溪村村民利用假戒指、猜铅笔和易拉罐中奖等方式行骗,逐渐演变成为电信诈骗村。为了更好地行骗,还有人到广西宾阳县“学习取经”。宾阳也是公安部本次专项行动的重点目标。当地主要的骗术是“QQ诈骗”。诈骗团伙分工明确,在头目的指挥下,有人负责传播盗号木马,盗取大量受害人QQ账号,他们甚至能录下受害人的视频;随后便有人冒充被盗号者,用事先录好的视频取得受害人亲属和好友的信任,实施诈骗;最后再由专人去自动提款机取得赃款。当地一位网吧老板说,在宾阳的大街上,戴着口罩、帽子的行人大多是取款人。取款是最危险的一步,稍有不慎,可能会被警方抓获,因此他们又被称为“搏命人”。说起这门“生意”,宾阳人并不避讳。这是当地不少年轻人的谋生手段。这些青年被称为“Q仔”,他们只需要一台电脑、几张银行卡便可以在家中行骗。其中“廖寨哥”是“Q仔”们的“先师”。廖寨是宾阳县下辖的村庄,QQ诈骗就是从这里兴起的。“入行”并不困难。在宾阳县城,花上300元就可以买到盗号木马,不需要去银行开户也能购买到大批银行卡。作为“搏命人”,一般可以收取20%~30%的提成。目前,在该地破获的公开案例中,单次诈骗数额最大的一笔甚至达到1200万元。诈骗团伙逐级分赃,很容易“一夜暴富”。这迅速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先入行的“Q仔”已经发家致富,他们购置豪车,盖了5层小楼。白天在家行骗,晚上流连在当地的酒吧一掷千金。宾阳县城的人均月收入约为1500元,而这些通过诈骗致富的年轻人可以一晚就挥霍3000-4000元,这样的“示范”自然会让当地其他人“眼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侦学院副教授杨郁娟告诉记者,由于这类诈骗的技术并不高超,所以很容易模仿,加之老乡之间互相传授、帮忙和带动,诈骗很容易像病毒传染一样扩散开,从而形成地域性犯罪。一位专门侦办诈骗案件的警官告诉记者,诈骗集团的头目会请人编写“诈骗剧本”,一般同一个剧本都是一个村共用。这种剧本非常详细,“受害人可能有很多种回答方式,所以针对每一种回答,剧本上都写了应该如何对答,才能博得信任。因为有剧本,所以他们能回答得很快,这才容易让人相信。这种剧本甚至会在多个诈骗团伙之间买卖。”由于手法容易模仿,作案成本低,宾阳的诈骗案件在当地愈演愈烈。宾阳县政务网上显示,2011年,该县下辖的芦圩、宾州、黎塘、新桥、邹圩、思陇等十多个乡镇频频出现QQ诈骗,很多村庄都被当地人称为诈骗村。在诈骗村中,一般有多个犯罪团伙,有的团伙之间是亲戚关系,有的则以朋友关系组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专业教授靳高风指出,这种犯罪组织的组成成本低,人与人之间熟悉,相对安全快捷,也比较容易分工合作。然而,更令人头疼的是,诈骗村里日益形成了“犯罪亚文化”。“在这种村里,诈骗在人们观念中已经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反而变成人们津津乐道的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