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弘扬爱国精神 增强国家观念

试论折氏家族的“忠贞”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雄浑广大的黄土高原,在宋夏对峙之际孕育出了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大家旅——折氏家族,其世代镇守在以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为中心的高原腹地,在宋、辽、夏、金激烈角逐的大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成为北宋西北边防的屏障,在宋型文化重文轻武的大背景之下,折氏家族屹立西北,“忠贞”于宋,影响深远,值得探讨。
  一、“忠贞”是宋朝对武将的道德要求
  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一大差异,就在于由汉唐时期的文武并重、出将入相转变为宋明时期的文治靖国、重文轻武。“忠贞”是宋朝对武将的道德要求。
  在崇儒重道、右文轻武的背景之下,折氏家族获得“世笃忠贞”的评价,既是折氏家族的家风,也是北宋王朝对其的高度信任。《宋史·折德扆》:“论曰:五代之季,边圉之不靖也久矣。太祖之兴,虽不勤远略,而向之陆梁跋扈而不可制者,莫不竭忠效节,虽奔走僵仆而不避,岂人心之有异哉?良由威德之并用,控御之有道也。折氏据有府谷,与李彝兴之居夏州初无以异。太祖嘉其响化,许以世袭,虽不无世卿之嫌,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折氏家族无负于宋朝,在逐渐汉化过程中不断强化了对宋朝的忠贞。
  “忠贞”是一种节操,是一种气节。它既是指对君主或对上级的一种忠诚与贞操,也可以是指夫妇之间的一种忠诚与贞操。高尚的节操和坚贞的气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欣赏翠竹“未出土时先有节,长到凌霄仍虚心”;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歌颂菊花“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并借物喻人,以此表达对忠贞之士的敬佩与喜爱。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世代相传,忠诚坚贞。《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国语·晋语二》:“昔君问臣事君于我,我对以忠贞,君曰:‘何谓也?’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复生不悔,生人不媿,贞也。’”《后汉书·皇甫规传》:“﹝陛下﹞摄正之初,拔用忠贞,其馀维纲多所改正。”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从先秦到唐代,“忠贞”的观念世代传承,到宋代时被进一步强化。
  “忠贞”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儒家文化强调的一种品德。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一个“忠”字,《论语·里仁》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主忠信。”东汉经学家马融认为:“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北宋理学家程颐也说过:“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朱熹在《四书集注》解释忠的涵义:“尽己之谓忠。”都是对“忠”字的正确理解。贞是坚定,有节操,忠贞不渝,坚贞不屈,忠贞之士。《周书·谥法》:“清白守节曰贞。”《周礼·大祝》:“求永贞。”《礼记·文王世子》:“万国以贞。”《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以贞。”《易·乾》:“元、亨、利、贞。”北宋周敦颐以元亨利贞配四时,发挥了《周易·乾·象》所谓“天行健”的解释,《《周子全书》:“叫元,始也,子时配春。言万物始生,得其元始之序。发育长养。亨,通也,于时配夏。夏以通畅含其嘉美之道。利,义也,于时配秋。秋以成实得其利物之宜;贞,正也,于时配冬。冬以物之终,纳干正之道”。 宋人李靓则认为元、亨、利、贞,分别涉及气、形、命、性。《删定易图序论》之五:“元以始物,亨以通物,利以宜物,贞以干物,始者其气也,通者其形也,宜者其命也,干者其性也。”朱熹将此四德解为元亨利贞之“理”,表现为万物从生长到成熟四个阶段,“物生为元,长为亨,成而未全为利,成熟为贞”。四阶段周而复始,被称为“贞下起元”,遂成为哲学家用来表述事物从始到终发展阶段的术语。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元亨利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元亨利贞之“贞”,是正固、坚定、诚信之意。做一时的“元亨利”是容易的,要长久的“元亨利”就有难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持之以恒,坚定信念,保持诚信才能善始善终,才能过“足以干事” 。朱熹《周易本义》说:“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君子有坚持正道之德,便足以办好事情。《周易》把“贞正”看得很高:“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知正守正,其品德的高尚性,和圣人差不多了。
  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军阀横行,范浚在《香溪集》卷8《五代论》中指出:“大抵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1]因此,宋朝的开国君臣,崇儒重道,偃武修文,下大力气扭转唐末五代军阀横行,武人当道,斯文扫地的社会风气。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崇儒昌文,拜谒孔庙,赞美孔子,发展科举制度,要求武将读书,奠定了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史学家范祖禹说:“儒学复振,是自此始,所以启佑后嗣,立太平之基也。”[1]宋太宗继承发展了太祖的基本国策。宋人李攸在《宋朝事实》说:“太宗笃好儒学”,并例举宋太宗阅览兵法《阴符经》后感叹:“此诡诈奇巧,不足以训善,奸雄之志也。”而在阅读了《道德经》后则表示:“朕每读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敌,终须以文德致治。朕每日退朝不废观书,意欲酌先王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也就是说,行伍出身的宋太祖与宋太宗都将战争视为“不祥之器”,认为必须偃武修文,“王者虽以武功克敌,终须以文德致治。”因此,他们身体力行,提倡武将读书,“朕每日退朝不废观书”,树立了宋代武将读书的楷模。为了加快“文德致治”的步伐,至道三年(997年)九月,孙何上“五议”,其一即为参用“儒将”,建议“陛下於文儒之中,择有方略之士,试以边任委之,勿使小人挠其权,阃外制置,一以付之。……监阵之类,悉任边将,受其节制,文武参用,必致奇绩”。[2]孙何主张用“文武参用,必致奇绩”。到了宋真宗咸平年间,赵安仁则主张武将读书,将武将培养成家杜预那样的“儒将”。赵安仁在他上书的“选将略”中说:“昔郤榖将中军,敦诗书说礼乐;杜预平吴,马上治《春秋》,……太祖太宗亲选天下士,今存中外不啻数千人,其间知兵法可为将者,固有之矣”。在此背景下,宋真宗主张武将学习儒家经典:“自契丹约和以来,武臣屡言敌本疲困,惧于兵战,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