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年间宋廷对四寨问题的讨论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
四寨即葭芦、米脂、浮图、安疆四寨,原为西夏属地,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的对夏战争中为宋所夺。神宗过世后,西夏遣使索取失地。在当时,围绕是否归还西夏旧地、归还哪些城寨等问题,宋朝廷内部曾爆发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元祐二年(1087)宋下诏归四寨于西夏,实际归还则拖到了元祐四年。但此后争论并未就此消沉,关于四寨当弃与否的争议仍时时泛起。对于这一问题,前人在论述宋夏关系时多有提到。本文无意讨论整个宋夏关系,只想借此事件观察当时宋夏关系的变迁及宋廷的政治走向。一、四寨概况及宋军对四寨的夺取四寨位于宋夏边境,原属西夏。就地形而言,均处于河谷地带。葭芦寨位于黄河的小支流葭芦川入河口;米脂寨位于无定河中游谷地;浮图寨位于无定河支流大里河谷地,与临夏城隔河相对;安疆寨则位于洛水支流华池水上游。这些堡寨之所以全部位于河谷地带,是因为宋夏之间的横山地带地势高峻,而很多河流又是东南流向,因此西夏经常从河谷地带袭击宋沿边堡寨。因此,宋夺取这些堡寨,不仅可以控扼西夏骑兵奔冲,也便于宋朝军备物质运送,维护边界耕地。据《宋史·地理志》并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宋会要辑稿·方域》,将四寨名称及归属变迁制成下表:四寨原来均属西夏,其归宋是神宗元丰年间对夏战争的结果。西夏自李元昊称帝建国之后,随即对宋开战。经过数年的战争及双方的外交协商,宋夏于庆历四年(1044)签订和约。和约签订后,双方大规模战事基本停息,局部冲突则持续不断。治平四年(1067),英宗病死,神宗即位。神宗不甘宋朝内外交困的局面,力图通过变法革新,兼制夷夏,恢复汉唐旧疆,改变“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局面。宋夏战争一触即发。通过阅读史料,我们发现神宗时对夏战争基本上朝着两个方向进行。其一是夺取横山地带,直接压迫西夏的生存空间;其二是经营河湟地区,以隔断西夏与吐蕃诸部的联系,断西夏右臂,即李心传所言“神宗始用师于西方,历哲宗、徽宗,遂渐夺其横山之地,又旁取熙河、湟、鄯以制之”。宋对四寨的夺取就是在宋夺取横山地带的行动中实现的。西夏大安六年(1080),西夏国内因汉番礼法内讧。西夏国主李秉常采纳李清的建议,打算割黄河以南土地给宋,借宋朝抑制国内母党势力。梁太后及梁乙埋提前动手,诱杀李清,囚禁秉常国中大乱。沈括、种谔等都认为这是兴兵西夏的大好时机。打动神宗心意的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种谔所言的担心契丹趁机攻灭西夏,为患于宋有关。由此宋神宗兴兵数十万,从三个方向,分兵五路,企图一举灭夏。战事过程非本文所能详,今只讲与收复四寨有关之事。元丰四年九月丙午(二十三日)种谔率鄜延路兵五万四千,畿内兵三万九千,分为七军,方阵而进,出师绥德城。次日开始攻围米脂寨。至第四日,夏军八万余人从无定川出,企图合米脂寨守军夹击宋军。种谔先令后军守住寨门,使米脂守军无法出寨,又设伏山谷,将西夏军队截为两段,大破夏军。之后种谔继续攻城,五日后,守城将领令介讹遇请降,共收城中老幼万四百二十一口。米脂寨“南直绥德,北捍银、夏,粮储器甲万数不少”,为西夏沿边重寨,米脂被攻占对西夏震动很大。种谔乘兵胜之势,迅速攻下西夏的石州、夏州。但此后由于兵粮不继,八日后行至盐州,天大雪,士卒冻馁,左班殿直刘归仁率众南逃,入塞者达三万人,种谔大军溃退。王中正、高遵裕、刘昌祚三部也相继败退,只有李宪部以偏师获胜。尽管宋攻击西夏的数路大军除李宪外最后均败退,但给西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西夏追还沿边礓诈寨的三千守军,西番部香都及其妻屈名遂降,礓诈寨由此归宋。同年十一月,沈括借河东十二将兵东归、道经鄜延路之际,扬言将护十二将西讨,西夏军因宋军军势甚盛,遂弃寨而逃,宋不占而下浮图、吴堡、义合三寨。元丰五年四月,沈括打算讨荡葭芦寨周围羌落,神宗下诏可相机夺取葭芦寨,之后神宗又同意沈括在葭芦和米脂之间创添堡寨的建议。之前宋军自五原返回的时候,西夏兵曾尾随至金汤城,有窥鄜州之意。沈括令屈珍、李仪、訾虎等声东击西,相互配合,拿下金汤城,并得地二百里,控弦四千人。不久,宋廷就下令修筑葭芦寨,于五月修筑完毕,成为沿边重要堡寨之一。神宗元丰四年用兵失败后,并没有停止对西夏的战争,五年接着修筑了永乐城。西夏以为“此城不争,则横山为汉有,灵夏为存亡所系要害,以死拒之”,西夏由是大起兵,号称三十万,尽管宋军前往增援,但永乐城最终沦陷,宋损失巨大,神宗大为悲恸。西夏在宋夏战争中损失巨大,但也一直没有放弃收复失地的努力。元丰年间的宋夏战争中,宋新建的堡寨以李宪所城之兰州最为重要。顾祖禹以为兰州“控河为险,隔阂羌戎。自汉以来河西雄郡,金城为最。岂非以介戎夏之间,居噤喉之地,河西、陇右安危之机,常以金城为消息哉?”故西夏一直对兰州念兹在兹。元丰六年二月、五月,七年正月,西夏都曾大举攻围兰州,均不得所愿。在武力攻取未果的情况下,西夏也不断尝试通过外交途径取得失去土地。元丰六年十月,西夏国主李乾顺就请求神宗归还所侵土地,神宗不许。七年十一月又借贺来年正旦的时候再次索地,仍未成功。到了第二年,双方国内均发生了重大变故,为西夏索地提供了新的机会。二、元祐初期宋关于四寨弃守的讨论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皇子赵煦即位,神宗母亲高太后临朝称制。就元丰八年和元祐初而言,宋朝廷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对待熙丰之政,一是如何对待熙丰之人。当时高太后和执政大臣有三种选择:一是全面继承、绍述光大,二是部分调整,三是全盘否定。由于高太后和元祐诸臣均不喜神宗之政,全面继承显然不现实。尽管元祐执政者最终选择了全面否定神宗之政,但当初部分调整的思路也并非完全没有被考虑。元祐初朝堂关于四寨弃否的讨论实际上也体现了对神宗之政的部分调整,而非完全摒弃。不论调整还是摒弃,内政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对与之紧密相关的宋夏关系带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