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亿估值 宁德时代批发亿万富翁同时也面临挑战
更重要的是,尽管公司总部设于浙江宁波梅山地区,但公司创始人曾毓群的福建宁德籍贯以及公司名称上的重点标注,都令外界产生某种遐想。有观察人士称,作为“初心”开始的地方,这将对公司尽快过会产生微妙影响。
从 来不乏聪明人士。就在宁德时代启动IPO进程之前的最后阶段,富士康老板郭台铭通过其鸿海集团以10亿元的代价获得前者1.18%的股权。如若按目前的估 值计算,郭账面估值短短八个月即增长逾50%。更无需多提此前就已入股的中国平安(75.710, 0.44, 0.58%)、长安汽车(13.140, -0.02, -0.15%)以及民营大佬们聚集的云峰基金等40余家上市公司及投资机构。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的六家高管及员工共计137人的持股平台中,持股比例最高者吴映明的账面估值已达22亿元,最低者王耀辉也有1100万元的账面估值。
这 一切的财富效应则缘于宁德时代的高速成长。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内”),该公司分别实现营收8.67亿 元、57.03亿元、148.79亿元及62.95亿元,净利润达0.56亿、9.51亿、30.89亿及20.21亿。增长之快让外界刮目相看。
问题是,利润远超90%以上A股上市公司的宁德时代,还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的募资效应来拓宽自身的护城河吗?
事 实上,随着锂电池行业爆发式成长,国内外的行业巨头以及新能源车企们纷纷开始跑马圈地,即便是行业第一的宁德时代现在也未必敢说是高枕无忧。尤其是进入 2017年,在告别了前两年逾2000亿元的狂热投资后,中国新能源(7.260, -0.11, -1.49%)汽车市场高增长势头掉头向下,这令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预期也随之下降,而投资者对于 锂电池行业的投资动力也在恢复冷静。
面对动辄投资额几十亿的锂电池行业以及投资情绪已饱和的市场,宁德时代或许只能依靠登陆资本市场才能捍卫自己行业龙头的宝座。
只是资金链紧张?非也。事实上,宁德时代还需面临政策补贴逐年退坡和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夹击的风险以及以新为贵的能源潜在危机。
政策红利缩水之痛
就在宁德时代股东以及产业链的受益者们幻想一夜暴富的场景之时,2017年11月15日,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40%”传闻的影响,A股锂电池板块遭受跌幅逾3%的重挫,今年大热概念股盐湖股份(13.090, 0.39, 3.07%)、先导智能(70.560, 3.36, 5.00%)等纷纷遭遇跌停行情,而新能源汽车板块亦未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