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受挫北京楼市:拟出售83亿豪宅项目剩余股份
华侨城受挫北京楼市:挂牌拟出售83亿豪宅项目剩余股份
导读:“大部分企业都会在四季度冲击年度销售目标,有些表现为加紧推盘,有些表现为出售项目,两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有分析认为,和参与全程开发相比,出售项目有可能会遭遇利润损失,但也有很多好处,如快速回笼资金、支撑业绩、引入合作者弥补开发能力不足等。
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10月31日,华侨城将其持有的北京侨禧投资有限公司51%股权在北交所公开挂牌,标的公司是北京豪宅“新著东方”的项目公司。
考虑到华侨城曾在今年8月将标的公司49%股权出让给泰禾集团(16.810, -0.36,-2.10%),其此次挂牌意味着,华侨城意图全盘退出该项目。这也是华侨城近几年来最大金额的股权出让。
该项目的前身,是于2015年10月出让的北京丰台区槐房A地块,华侨城、华润、招商联合体以83.4亿元价格竞得。但华润和招商很快退出,理由是“地块最终成交价格超出授权价格”。此后,华侨城独立操盘,直至泰禾入股。但截至目前,项目仍未开盘。
虽然华侨城北方集团曾在今年6月的发布会上高调推介该项目,但从公开信息来看,全盘出售的决定,早在今年3月就已做出。
华侨城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侨禧项目(即“新著东方”项目)属于配合公司发展的短平快项目,公司希望能尽快获得相关收益,支持文化旅游业务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出售该项目股权,将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符合公司坚持发展文化旅游业务的战略。
但这一解释很难让人完全信服。将一线城市优质住宅项目全盘出手的做法,在当下显得不合逻辑。且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该项目的质量并不差。
出售项目动因
在挂牌信息中,华侨城披露了产权转让行为的批准状况。此次出让在今年3月29日就被华侨城董事会执行委员会批准,批准文件为《执委会2017年第六次会议纪要》。
在早前与泰禾的交易公告中,华侨城同样提到了这份决议文件。
华侨城并未在公告中披露文件详情,但从公开信息不难看出,早在今年3月,华侨城就决定将尚未开盘的“新著东方”项目全盘出售。此时距离拿地,仅有16个月。
房地产业务和旅游综合业务一度是华侨城的两大支柱业务,也构成其一贯的“旅游+地产”模式。其中,房地产业务的营收规模曾长期居其各业务之首,占比多在50%以上。但从2016年开始,华侨城将公司战略明确为“文化+旅游+城镇化”,淡化地产商形象。
华侨城在给21世纪经济报道的回复中也表示,未来,华侨城A(8.430, 0.02,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