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特溢价11倍并购问题公司 人傻钱多还是利益输送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忠诚度”很高的大客户还同时是卓誉自动化的供应商。其中,2015年卓誉自动化向其销售产品158.12万元,而与此同时却又向其采购了194.74万元产品。关于这一点,在雪莱特的并购草案中解释为:2015年卓誉自动化从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采购的产品为方形电池自动清洗机,该产品不是公司从事锂电池生产设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标的公司采购后直接用于出售。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在相互销售自己生产的设备。仅在2016年誉辰自动化为卓誉自动化贡献销售收入1816.44万元,占其当年营业收入的52.16%,并成为其第一大客户。
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而且产品均为同类设备,那么交易双方所发生交易的真实性和目的性就很值得怀疑了,而这也就需要卓誉自动化在新的方案中做进一步说明。
当然,问题并非止于此。2017年1~6月,卓誉自动化向大客户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销售产品206.30万元,而当期前者对后者不但有390.92万元的应收账款,还有400.14万元的应收票据。就算当期390.92万元的应收账款是2016年结转过来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部分,如考虑到应收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短期票据一般期限都仅在半年以内的事实,则此次远远超过销售额的400.14万元的应收票据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除此之外,在其2017年1~6月应付账款大客户名单中,依然不乏有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身影,而且该公司还排在应付账款大客户第一的位置,应付金额为91.60万元。奇怪的是,当期该公司并不在采购大客户名单中,即这91.60万元应付账款又是怎么出来的呢?
疑点三:营业收入得不到现金流的支撑
除大客户方面存在疑点之外,卓誉自动化实现的营业收入也很难得到现金流的支撑。就拿2017年上半年来说,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535.75万元,算上17%的增值税后,其实际的含税收入则高达6476.83万元。然而反映当年经营现金流入情况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却只有1697.65万元,考虑到当期预收款项相比期初减少了1018.99万元的影响,则含税营业收入超出现金流入达3760.19万元。由此可见其以现金方式收回的收入相当少。从财务勾稽关系看,这相差的3760.19万元应该是以负债的形式存在,即当期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合计将会新增金额。
从卓誉自动化财务数据来看,2017年上半年期末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比期初新增了仅2440.90万元,相比上述的3760.19万元差值还有1319.29万元的营业收入未能通过现金流和债权的体现,那么这部分收入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同样,经过《红周刊》记者核算,卓誉自动化2016年也有1853.87万元的营业收入既没有通过现金流入企业,也没有形成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