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特溢价11倍并购问题公司 人傻钱多还是利益输送
既然在上文叙述中,卓誉自动化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资产优势,而雪莱特却又愿意高溢价并购,那是不是卓誉自动化的经营情况是值得称赞和看好的呢?对此,《红周刊》记者仔细查看了一下收购草案披露的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希望能从中找出让人信服的地方。
单从草案披露的近两年半以来利润变化看,卓誉自动化的净利润增长速度还是不错的,尤其2017年上半年,在营业收入创出5535.75万元新高的同时,净利润也实现了1471.79万元,远超2016年全年。然而问题在于,对于该公司披露的这些数据,《红周刊》记者在仔细核算后发现,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
疑点一:存在大客户依赖,业绩恐不稳定
从并购草案披露的卓誉自动化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来看,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6月,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477.78万元、2868.50万元和5487.6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则分别为42.52%、82.37%和99.13%。仅由此来看,其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越来越高,到了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几乎全部来自前五大客户了。另外,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1~6月向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金额也占营业收入比例的52.16%和53.11%。仅从数值占比看,公司在经营上是存在很严重的大客户依赖的。
众所周知的是,生产设备类产品的更新周期比较长,客户很少有持续性需求,大客户依赖现象对于设备生产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一旦失去现有大客户,经营业绩就很可能会出现很大下滑。对于卓誉自动化而言,恰恰是需要值得担忧的。
回过头看,在本次并购中,雪莱特对于卓誉自动化未来业绩的预测是按照业绩持续大幅增长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知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是否考虑过大客户依赖的现实问题?
疑点二:与大客户交易的真实性存疑
其实,除了大客户依赖的问题外,卓誉自动化与其所依赖的大客户的交易本身也是存在可疑之处的。
2015年,卓誉自动化主要生产、销售消费电池设备,深圳市誉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誉辰自动化”)成为了当时的卓誉自动化第一大客户;2016年,随着卓誉自动化改变经营策略,由此前的生产、销售消费电池设备转型为主要生产、销售动力电池设备,而此时,誉辰自动化仍然是公司第一大客户。到了2017年上半年,其还在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之列。该客户的“忠诚度”实在是值得称赞。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誉辰自动化的经营方向一直是跟随着卓誉自动化经营策略变化而变化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