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目前央行降准已具备较好政策窗口期
工业领域价格方面,连平认为,PPI反弹可能是短期现象,未来涨幅仍会收窄。PPI走势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未来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大幅上升,不会进一步推升PPI。需求对工业产品价格拉动作用难以显著增强,受翘尾因素走弱影响,下半年PPI同比涨幅将低于上半年。
但也有专家对此持有不同意见。方正证券(8.920, 0.02, 0.22%)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未来供求缺口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原因在于银行对‘两高一剩’行业限贷、环保督查、供给侧去产能。这意味着中上游工业品价格和企业盈利水平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高位。”
态势 降准或成政策选项
尽管8月物价涨幅有所扩大,但是业内人士表示,物价的波动对目前货币政策的约束性影响不大。而鉴于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情况,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货币政策运用的空间有所扩大。
周景彤认为,由于短期物价涨幅扩大有限,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和节奏,但可能在力度上会有小的调整。连平也表示,虽然CPI和PPI都有上升,但目前不存在明显通胀压力,物价波动对货币政策不会构成影响。
从人民币汇率角度来看,9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032,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37点,这是中间价连续第10个交易日上调,也创2011年初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态势,给货币政策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过去大家担心降准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现在这种担心不存在了。因此,通过降准的方法来释放流动性成为可能的政策选项。这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并不是所谓的“大水漫灌”。
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角度来看,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态势明显。2017年前两个季度超储率均值1.35%,较2016年全年超储率均值2.05%下降0.7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用超储率衡量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明显偏紧。从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结构上看,银行间流动性同样“问题重重”。他表示,降准替代外占、缓解流动性总量及结构矛盾,是最佳之选。“目前央行降准已经具备较好的政策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