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上市公司斥7400亿理财:一边还在再融资 被指不务正业

来源:投资者报  发布时间:2017-08-14 22:05:54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数额如同滚雪球般涨势惊人。

  据同花顺(53.600, 1.62, 3.12%)统计,今年以来已有826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规模7429.8亿元。

  而去年全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累计有779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理财次数为8941次,累计购买规模约7807亿元。相比之下,今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事实上,自2012年起,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逐年高涨。

  2012年,整个A股上市公司合计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仅为71亿元,而到2013年暴增至1667亿元,2014年达到3474亿元,2015年进一步超过5500亿元,到2016年已攀升至7807亿元。

  “从资金来源看,主要包括IPO、定增、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并不代表企业资金一定充裕,具体也要看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和相对规模、企业的综合财务指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些理财产品确实可以提高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上海德景投资公司投资副总监刘万清对《投资者报》记者称。

  以3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例,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其收益率已连续8个月处于上行状态。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相比仅1.5%的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理财产品3%至5%的收益率明显更具吸引力。

  “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辛辛苦苦经营产生的ROE还不足银行存款利率的现象经常上演,多家上市公司理财收益大于净利润,从而帮助上市公司避免亏损。”刘万清谈及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的原因时称。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分为三类:一是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期限在3个月左右,风险相对较小,但收益低;二是信托、资管等固收类产品,一般1-2年,依据项目风险不同,一般收益7%左右;另外也有些通过多层嵌套,参与到潜在战略合作伙伴的定增等方面。

  “除了美的集团(40.120, 0.48, 1.21%)被曝出理财遭遇诈骗,也有上市公司买理财出现亏损的,比如买了单一信托类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或者钱拿不回来,需要等待漫长的官司。集合信托的情况相对较好。”刘万清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