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等公司停牌躲灾遭痛批 A股任性停牌谁成替罪羊
首先,加大审查与问责力度。一方面,交易所要加强对申请停牌上市公司报告的审查力度,从入口处即淘汰一批停牌企业,同时定期抽查在停牌过程中的项目进度与初始报告的对比吻合程度,对于那些存在明显欺诈和前后出入很大的停牌上市公司,一经发现便强制复牌,同时给予相应的处罚。对那些无故拖延复牌时间的上市公司,交易所在敦促其通过公告等形式向市场说明有关情况的同时,也应采取强制复牌措施。对那些滥用停牌权利、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及违反相关公开承诺的上市公司,交易所可采取监管措施或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交易所应及时提请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核查并作出严肃处理。
其次,调整停牌结构。可以借鉴香港股市设立“公告登载时段”的经验,取消基于业绩公告、年报披露的临时停牌,以及基于股票异动、违规处罚的警示停牌,以总体上减少停牌数量,同时“公告登载时段”应当简单明了,可在开市前半小时,也可选定收市后的某一时段。为了弥补“不停牌”带来的公告日期“预知性”的不足,可以同时加强公告前的通知,如加强对公告日期的预告,提前一周甚至两周向公众预告董事会会议日期等。
再者,设法建立投资者补偿机制。对于停牌时间超过30天的上市公司,应同时建立投资者救助基金,以投资者的股票作为抵押,按股票市值半价的金额向投资者(限于个人投资者)提供一定金额的救助,帮助投资者解决临时性的支付困难。对停牌时间超过三个月的上市公司,则可考虑建立投资者退出机制,允许不看好重组前景的投资者,或对资金有紧急需求的投资者,以最高不超过90%的公司股票停牌前价格,将股票卖给上市公司大股东,或由上市公司回购注销。(巨丰财经综合自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央视网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