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等公司停牌躲灾遭痛批 A股任性停牌谁成替罪羊

近期,A股市场随意停牌的上市公司日益增多,令众多中小投资者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停牌制度本是为了避免上市公司因重大事项导致大幅波动,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最近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规避股价短期下跌的风险,编造了众多理由肆意停牌,让中小投资者成为了替罪羔羊,此种做法遭到了市场诟病,也遭到了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的痛批,同时专家也呼吁停牌制度要在技术层面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
270只个股停牌 A股任性停牌仍待强化监管
7月19日晚间,欣龙控股(5.540, 0.00, 0.00%)公告称,控股股东海南筑华科工贸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9010万股,质押股票共计9004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93%,全部质押给财达证券。其中,质押的4545万股警戒线为5.72元,公司股票价格已触及警戒线,公司股票7月20日起停牌。
欣龙控股的情况并非个例,由于本周一A股市场突如其来的暴跌,一批上市公司停牌“自救”。7月17日,银河生物(10.760, 0.00, 0.00%)公告称,因控股股东银河集团部分质押的公司股票已触及平仓线,公司股票自7月18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欢瑞世纪(9.460, 0.00, 0.00%)也公告,因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浙江欢瑞、陈援及钟君艳(以下称控股股东)质押给中信证券(17.510, -0.01, -0.06%)的上市公司股票触及平仓线,公司股票自7月18日开市停牌,停牌不超过5个交易日。7月18日,科林环保(21.820, 0.00,0.00%)临时停牌,该公司晚间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东诚瑞业投资有限公司质押给中信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