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收藏

古代女子化妆道具奢华 西汉口红2000年后仍鲜艳

来源:新浪四川  发布时间:2017-03-13 18:38:36
  第六步:

  描斜红

  面部常有月牙形妆容,色泽浓艳,造型古怪,有的还被故意描绘成残破妆

  斜红始于南北朝,是在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红色的月牙形,涂抹的深浅、粗细各有不同,在唐代的宫廷中颇受女性欢迎。从唐代墓葬出土的女俑可见,面部常有月牙形妆容,色泽浓艳,造型古怪,有的还被故意描绘成残破妆,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添两道伤疤,简直就是古惑仔电影里的“刀疤妹”。

  相传斜红的来历,还真和伤疤有关。《妆楼记》记述了一个传说,三国时候,魏文帝曹丕宫中新添了一名宫女,名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宠爱有加。一天夜里,文帝正在灯下读书,四周围以水晶制成的屏风,流光溢彩。薛夜来悄无声息地走向文帝,一不留神,竟一头撞上屏风,顿时血流如注,伤处如朝霞将散,愈合后仍留下两道疤痕。她忧心忡忡,以为毁容后定要失宠,谁知这种楚楚动人的面容,令文帝对她更为怜惜。其他宫女见此情状,也模仿薛夜来的样子,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血痕,取名“晓霞妆”,后来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

红山文化时期,女神彩塑头像的双颊及唇部已经施朱。红山文化时期,女神彩塑头像的双颊及唇部已经施朱。

  第七步:

  点口脂

  古人对口红的喜爱从《唐书·百官志》中可见一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