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董明珠:险资用杠杆发大财 小股民成潜在受害者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时间:2016-12-21 18:11:07

  两天之后,在2016央视财经论坛上,董明珠再度明确表态拒绝“野蛮人”。她表示,中国要成为强国,必须要搞好实体经济,用资本手段实现个人的财富目标,是对实体经济的“犯罪”,要拒绝“野蛮人”。

  而在回应主持人“有文章说姚振华退出,格力笑到了最后,那请问您是不是笑到了最后?”的问题时,董明珠笑着回答,“如果中国制造业都不要受到‘野蛮人’的侵害,我就笑到了最后。”

  一天之后,中国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发表措辞严厉的讲话。

  12月15日,董明珠在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险资的投资更多在追逐利益,不考虑实体经济发展,若举牌格力将为更多小股民带来危机。  

  她认为,险资是在利用经济杠杆的过程中发大财,缺乏国家意识,缺乏消费者意识,更多是在为自己牟利。如果险资举牌格力,他们不会考虑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不会考虑国家的发展。“这样未来会让更多小股民在高杠杆中成为潜在受害者。”董明珠提醒说。

  险资监管风暴

  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集体喊话,勒缰险资

  险资凶猛,但监管更猛。

  12月3日,上任以来一贯沉默寡言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致辞时突然脱稿,指责当前市场一些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的举牌者集“土豪、妖精、害人精”于一身,“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刘士余说,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刘士余在讲话中并未点名保险公司,但市场立即将其严厉表态与过去一年多时间中频频高调举牌上市公司的保险公司相联系。很快人们便发现,打响第一枪的刘士余并非“单兵作战”。

  就在同一天,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态,保险公司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绕开监管的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

  12月12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称,要求严控跨行业跨市场金融风险,使跨行业跨市场资金流动始终能够“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实行穿透式管理,防控风险。

  12月13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发表“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的讲话,谈及行业在快速发展中暴露的新问题时明确指出,部分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方面资产负债不匹配,集中举牌、跨领域跨境并购,投资激进,少数公司虚假出资和虚假增资追求快速扩张,一些公司股东结构治理结构亟待优化。

  对于保险投资标的,项俊波认为,应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为辅;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少量的战略投资应当以参股为主。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

  其实在“三会”掌门先后发声之前,深陷“宝万之争”漩涡、甚至被外界认为已经认输的王石在沉寂大半年之后的11月19日,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尽管万科股权纷争并没有最终解决落地,但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对一些资本市场的野蛮做法、一些不符合健康市场发展的做法有所限制。

  当时,王石并未透露其所言的“系列政策”有何具体所指,但谜底旋即被揭晓。

  监管层下狠手,前海人寿、恒大人寿被“祭旗”

  11月26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发布《规范杠杆收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基于“宝万之争”视角的杠杆收购研究》课题报告。她提出“保险姓保”的建议,并指出,险资举牌,其中的三个问题最受社会关注:一是公司治理之争,谁掌控公司;二是收购行为之争,在宝能收购万科的过程中,实际控制人持股超过5%以后,是否存在着信息披露的合规性等问题;三是资金组织方式之争,把万能险产品做成了短期理财产品,短债长投。

  吴晓灵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此次监管层集体喊话的兵锋所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也曾分析指出,银行是资金通道,在“宝万之争”中,大量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为宝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弹药”。但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系存在漏洞,一行三会各自为政,难以对激进投资的保险资金穿透式管理。

  对此,除去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部门协作外,项俊波在12月13日的讲话中脱稿直言:“约谈十次不如停业一次,不行还可以吊销牌照。”前海人寿与恒大人寿“首当其冲”。

  12月5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停止前海人寿开展万能险新业务,在3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而今年前10个月,万能险收入在前海人寿保费收入中占比超过80%,叫停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也就意味着叫停了前海人寿乃至宝能系的资金来源。12月6日,媒体报道称,保监会将派出工作组进驻前海人寿、恒大人寿,检查公司治理规范性、财务真实性、保险产品业务合规性及资金运用合规性。

  12月9日,保监会下发通知,称恒大人寿因在开展委托股票投资业务时,存在短期频繁大量炒作上市公司股票现象,且资产配置计划不明确,资金运作不规范,决定暂停其委托股票投资业务。这意味着在保监会放行前,恒大人寿无法在二级市场上再购买股票。同时,保监会还叫停了恒大人寿万能险的互联网销售渠道。而互联网是恒大人寿万能险的主要销售渠道,占比高达91%。

  临时政策之外,保监会也在夯实体系。陈文辉透露,针对部分公司激进投资和举牌问题,拟出台几项措施:一是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二是明确保险公司重大股票投资新增部分资金应使用自有资金,不得使用保险资金;三是对于重大股票投资行为,须向保监会备案,对于上市公司收购行为,须报保监会事前核准;四是将权益类资产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例从40%下调至30%,将单一股票投资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例从10%下调至5%。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