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贾跃亭的退路和史上最大危机:乐视是庞氏骗局?在洗钱?

来源:新浪综合  发布时间:2016-11-14 18:26:30

来源:微信公众号 秋源俊二

  文/秋源俊二

  乐视究竟是一家怎么样的企业?最近它又站在风口浪尖上,大部分人是盲人摸象,对只看冰山一角。本篇文章将从财务、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先来梳理一下乐视最近这一周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1、乐视供应商讨债,涉及规模巨大(虽然事后否认了);

  2、贾跃亭内部信承认,现阶段扩张过快,资金链紧张;

  3、乐视股价连续多个阴跌;

  4、乐视昨晚,传出顺风欠款(又辟谣了);

  5、高管增持3亿股票,维稳股价;

  这一系列的信息,都表明乐视当下出现了资金链相当脆弱,有重大的商业信誉风险,很容易出现挤兑风波,直接猝死。

  想要了解乐视究竟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有必要先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乐视是不是一家旁氏骗局公司?

  乐视究竟是否涉及洗钱?

  乐视商业模型是什么?

  目前乐视所面临的囚徒困境?

  贾跃亭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做出的抉择和依据是什么?

  乐视类似的模式,是否有成功案例?

  乐视是不是一家旁氏骗局公司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对旁氏有一个了解。

  庞氏骗局,最典型的就是麦道夫案,几个典型特征:

  √、拆东墙补西墙

  √、一直不停融资

  √、新债偿还旧债

  √、不进行实际投资

  最后一个才是旁氏骗局的根本特征。通俗说:只进行消耗和维持性活动,不进行生产性活动。因而崩盘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像麦道夫,能力超强,也就维持了20年。

  但乐视不一样,它有实际业务,比如视频、乐视体育、手机、电视等等,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规模快速扩张。乐视的造车,目前也是有一定进展,至少不是游侠那样的,发布会开的比乐视早,但连个影子都没有,好歹乐视目前有自己的实际车子,虽然没有量产。

(新闻爆出:美国内华达州政府发出警示,乐视拖欠建厂工程款,正好也说明,乐视是实打实的搞投资建设去了)  (新闻爆出:美国内华达州政府发出警示,乐视拖欠建厂工程款,正好也说明,乐视是实打实的搞投资建设去了)

  乐视和旁氏骗局没有半毛钱关系。

  乐视是否涉及洗钱

  我的一位朋友,对于乐视是否涉及洗钱,提出了疑问:

  “我老师以前做政经的,他怀疑做汽车、去美国、去俄罗斯市场就是为了给高层洗钱。”

  这位朋友呢,他的出发点,就是很多人比较喜欢的一种看法——换美元资产,赶紧逃走。

  要回答是否涉及洗钱的问题,先来了解洗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洗钱,简单说:把非法的钱,合法化。通过构建虚假业务,产生虚假现金收入,合法合理入账,最后转移到银行系统,成为合法的钱。

  举个例子:

  假如有一笔非法的巨款现金,你肯定不能直接存到银行。你是几万几百万,可能银行系统不会很在意。但如果你有几千万甚至数亿的现金直接存款,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反洗钱系统下,就会警觉。你必须有对应的实际业务解释你的现金交易,否则就会遭受调查,一调查往往问题就出来了。

  以大家熟悉的电影行业洗钱,你充当某个电影投资人,投资某部大片,参与分红。然后你和电影院商量好,你用非法的现金,去购买电影票,空放包场,现金变成影院收入,属于名义上合法票房收入。由于你(电影投资方)、制片方、影院有协议,合理费用化做账,最后这笔钱就变成了投资大片的分红收入。

  最终,将非法来源的巨款通过投资分红合法化了,也就是自己买自己票房。

  这是洗钱的整个思路。

  乐视呢,激进的进行投资、有点盲目的扩建工厂,虽然有些买地皮(有炒房的嫌隙),但那是基于业务本身合理需求,且不具备边际成本为零(多卖一张电影票,不发生支出)的客观条件,难以和洗钱沾上边。

  显然,说乐视参与了洗钱这种想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可能相对合理的猜测是:乐视帮助某些人转移资产。

  但目前,乐视做的事情里,没有被爆出收购的资产实际是属于自己名下的(也就是左手倒右手)。况且,要转移资产,找一家投资机构就可以了,找乐视纯属费力不讨好。

  所以乐视既没有洗钱可能,也没有帮助某些人“换美元资产”的可能性。

  乐视的商业模型是什么

  读到现在,你会问,乐视这TM也不是,那TM也不是,那它究竟是啥?

  知名媒体人魏武挥在前几天在其一篇名为《乐视究竟是不是骗局?》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困惑:

  “乐视存亡,老实讲一句,我以为,已经无法用商业逻辑去衡量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构建一下个情景小模型:

  商业人物:俊二

  时间:2000年初

  活动范围:ABC大学高校

  出现的商业公司:甲水果店、乙餐厅、丙超市、丁房地产公司

  传闻关系:俊二和ABC市市委书记可能存在一定亲戚关系

  故事情节:

  俊二目前在ABC大学经营着一家甲水果店,但面临激烈的竞争。由于俊二坚信规模经济,推出“凡是注册甲水果店APP的同学,都可以市场价格的六折优惠购买”活动。随后甲水果店学生用户规模扩展飞速,有发展到周边高校的趋势。

  由于水果售价接近成本,所以基本也就是不挣钱,水果店勉强盈亏平衡。但规模和用户发展迅猛,财报数据也好看,投资人和银行对这家水果店估值很高,也很认可。

  俊二很有野心,不满足于此,发现一个商机——以肉夹馍为主打特色餐厅。说干就干,把甲水果店股权部分抵押出去,获得一笔资金,在学校投资装修了乙餐厅;但由于缺乏运营资金,他让出一部分股权进行融资,获得资金后,餐厅开始运营。

  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和高效运营,餐厅主推互联网订餐,并且宣布凡是用“甲水果店APP账号的同学,直接网上订餐,相比周边同等价位,可享受七折优惠”。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